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小皇帝”开始“亲政”谋生—— / 中国独生子女一代步入社会
日期: 03年10月3期
  独生子女刚毕业 即遇到扩招带来的严峻就业形势。
  1978、1979年中国正式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的25年後,第一批独生子女正走上工作岗位,开始步入社会主流。从前被人们指为“小皇帝”、“ 心理脆弱的一代”、“ 自私一族”的他们必须要面对历史性的考验了。
这一代独生子女们从一出生起,就面对世人的议论纷纷。然而调查显示出,曾经被揶揄为“小皇帝”的他们,其实有能力承担起历史交付的社会责任。
  
   名声不佳的“ 小皇帝”

  独生子女在未进入社会之前,一直被各种负面的舆论所包围。可以说,第一代独生子女在未成年前,就已经“名声不佳”了。
  经过媒体渲染,人们已经习惯於把独生子女看成是这样的人群: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为所欲为,十分任性、自私、贪婪和霸道;只注重自己的感受,却较少顾及甚至不顾及他人的利益。
  中国青少年中心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在谈起独生子女一代时,70%的中小学教师都是持否定态度,优点几乎谈不出来,95%以上的人认为他们“今不如昔”。
  中国的独生子女一代已达8000万人之多,如果独生子女出现问题,那就意味著我们的社会出现了问题。甚至有人惊呼,独生子女政策将会毁掉中国的整整一代人。

  六番深入调查:为独生一代正名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风笑天,称得上是中国社会学家中研究独生子女一代的第一人。从1988年起,他就开始了对独生子女的跟踪调查。那一年,第一代独生子女们大约10岁。此後,随著这一代人年龄的增长,他又先後5次对独生子女们进行跟踪调查。
  头两次调查,这些独生子女们还都在上小学。调查对象主要是孩子家长们,以 解孩子们的成长背景。
  风笑天发现,这些家长在年龄上约比同龄的非独生子女的父母们年轻3 ̄6岁。这一代独生子女父母有著不平常的人生经历:在十年“ 动乱”和“ 上山下乡”中,度过他们的中学时代和青年时代;在恢复高考和抓经济建设的背景中,开始他们的婚姻和学习;当他们开始培养他们惟一的孩子时,社会改革、企业竞争的大背景又一次绷紧了他们生活的弦。
  在进行第三、四次调查时,这一代独生子女们已经上了中学。调查的主要题目,是孩子们的社会化过程。
  调查发现,年龄越小的儿童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越大,随著年龄的增大,两类儿童之间的差异在逐渐减小,不同之处越来越少。尤其是到了高中和大学阶段,两类儿童之间的差异几乎完全消失。风笑天对此的解释是:社会化因素的作用和影响是随著独生子女的年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年龄越小,父母、家庭对独生子女社会化的影响和作用越大。随著年龄的增大和社会接触范围的扩大,加上青春期心理的变化,孩子开始和父母及成人疏远、隔离,向同龄群体靠拢。因此,许多被人们认为是独生子女所具有的特点,实际上是这一代儿童(包括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区别於其他时代儿童的整体特点。
  到了2000年和2002年,风笑天的调查对象们──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开始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了。
  风笑天就工作选择、职业适应、人际交往、继续学习、婚姻恋爱、家庭关系、家务表现、自我评¤等方面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进行了比较调查,结果显示,在工作选择方面,与20年前人们的担心恰恰相反,独生子女们的独立性更强些。在职业适应、人际交往、继续学习、婚姻恋爱等方面,两类人群的差别也很小。事实上,在80多个调查选项中,只有20多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存在差别,这足以得出两者在社会化发展上不存在显著差别的结论。
  风笑天的调查打破了长期以来社会对独生子女的误解和偏见。正是基於这些调查,风笑天认为,我们没有必要过分地为独生子女在早期所表现出的与其他儿童之间的某些差异和问题担忧。另一方面,也应努力从急剧变化的社会中,去寻找、发现和改变那些不利於他们健康成长的因素。
  当一些人将独生子女称之为“ 问题少年”时,另外一些人则指出,独生子女身上的弱点并非是独生的特点所致,却几乎都可以在教育上找到原因,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持此论调者认为,由於这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大都经历了“上山下乡”和“文化大革命”,在内心里希望自己年轻时失去的东西由孩子来实现,这又使得家庭教育的手段和功用发生了一些扭曲。中国父母们对孩子说的典型的一句话是: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堋都不要你管。这就是我们中国教育的一个代表性言论。“ 这样一种教育必然导致他的多种方面的人格缺陷。”
比如,独生子女们在独立性与依赖性上,常常表现为一种矛盾的混合体:他们心理上是渴望独立的,行为上却离不开依赖。这就是教育上的问题:没有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经在全国12个城市调查了3284名独生子女及其家长,这项调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独生子女的社会道德素质好,兴趣爱好广泛。但他们在个人道德特别是在创造性、独立性和勤 节 方面,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另外,富有同情心和较富有同情心的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84%)。这一调查被认为是对独生子女的客观评¤。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8/2565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