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10岁女童祈愿: / 来京上学大人不再撵我们
日期: 06年10月4期

  10月16日早晨,一阵秋风刮过,几滴秋雨落了下来。还不到7点半,10岁的四年级女生叶云秀就来到北京大兴区瀛海镇源海实验学校门口上课。她脚上穿了一双崭新的白色运动鞋,格外显眼。
  在校门外露天上课已两周了,天越来越冷,因为总坐在电线杆上,小云秀的肚子已经疼了好几次。10月15日,妈妈带小云秀到附近的瀛海镇农贸市场买了这双新鞋,还买了一件风衣和两件秋衣秋裤,这让将近一年没有买过新衣服的小云秀快要乐疯了。
  半个月里,叶云秀每天都带著自家的凳子来到校门口上课。深秋的寒风,吹得她小脸通红,手上裂开了口子。叶云秀的“户籍”是农民,却又是“编外”市民,她比纯粹的农村儿童更多地经历了城市生活,却依然无法消除城市对她的偏见。她只是北京城乡接合地37万名流动学龄儿童中的一员。

  乖巧女儿懂事早

  “小云秀是个懂事、乖巧的孩子。”老师、邻居、老乡们都这么说。从7岁起,她就懂得要帮妈妈分担家务,拖地、洗衣、做饭她样样做得来。虽然爸爸在外地打工不总在她身边,家里只有她和妈妈,但她知道这个家应该靠妈妈和她一起来支撑,她一定要很乖很乖,自己照顾好自己,不让妈妈为她生一丁点儿的气。
  上学后,妈妈总是教育她,要好好学习,才能不让大人失望。妈妈说人一定要有志气,学习才能刻苦努力,不能像妈妈一样早早地离开了学校,一辈子没了出息……小学还没有毕业的妈妈也实在讲不出什么更大的道理来,小云秀就按著妈妈的要求认真去做。
  去年,小云秀和妈妈从老家江西景德镇来到了北京和爸爸团聚,一家人租房住在大兴区瀛海镇西一村。她的家很简陋,一间12平方米左右的砖房,一个小厨房设在门口。屋里的陈设异常简单,一张大床就占了半间屋子。两张桌子、几个凳子、窗户上的玻璃用报纸糊了起来,惟一的一个家用电器就是桌上摆著的一台手掌大小的黑白电视机。这台老乡赠送的小电视早已坏掉,此外再无它物。可同院邻居李玉春说,别看小屋简陋,里面经常传出笑声,大人、小孩进进出出脸上都带著笑。

  妈妈拉菜一天挣20元

  为了维持生活,爸爸妈妈必须起早贪黑地劳作。这一切在小云秀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妈妈的工作是拉菜。早上,妈妈5点起床,就去菜地干活,有时候,妈妈为了干活连饭都顾不上吃。收一畦菜,妈妈能挣到2块钱,一天能收10畦菜。有一次,妈妈中午刚回家休息,就听见有人喊她,可是妈妈刚回家还没休息呢。我不要妈妈走,她摸著我的头说:‘傻孩子,妈妈不去不行啊,咱们还要挣钱呢。’爸爸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在工地上干活当瓦工,手脚不停,经常累得满头大汗!他回到家我给他□扇子,他还一直说不热,不热,让我赶紧去写作业。”
  10月16日早晨,小云秀忍不住向同学们炫耀她的新鞋:“妈妈给我新买的,就在那边的农贸市场里,花了13块钱呢。”上课了,坐在电线杆上的小云秀小心翼翼地把脚放在凳子下,生怕被周围的同学不小心踩到,还不时推推离她太近的同学。可即使这样,她的白鞋上还是很快就多出了几个鞋印子。“没办法,同学们都挤在一起了,要是我还在教室里上课就不会被踩到了。”

  捡瓶子给爸爸买排骨养伤

  几乎和学校被关停的时间差不多,小云秀在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又多了一项任务:捡塑料瓶。在家门口的小店里,一个矿泉水瓶可以卖5分钱,一个大的可乐瓶卖2毛钱。半个月下来,她已经攒了8块钱。这些钱被她藏在床底下,连妈妈都没有告诉。“我只告诉了爸爸,这些钱是专门让他看病用的。”
  9月8日,在广安门的一家建筑工地上干活的小云秀的父亲叶有生,不慎跌入了6米深的地下室,右侧肋骨折了9根,锁骨折了两处。当时,他刚刚在这个工地干了3天。被送到右安门医院后,包工头交了3000块钱押金就再也不知去向。住了20天医院后,他只能回家休养,家里已经垫付了1万多块钱。“从那么高的地方摔下来,能捡回一条命已经不错了,想开点。”邻居们这样劝著他们一家人。
  “医生说爸爸这里的骨头没有接好,很可能会落下残疾,我要捡瓶子攒钱给爸爸看病。”小云秀比划著自己的锁骨说。她并不知道治好爸爸的伤到底需要多少钱,对1万块钱的概念也并不是很清楚。“8块钱让爸爸吃几天药,给爸爸买好多排骨补身体总够了吧?”
  “我已经不吃零食了,我吃饱了饭,也不需要再吃零食,省下的钱也是给爸爸的。”
  “老人们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说出来让人欣慰,可我看著这么小的孩子天天围著我转,我就觉得心疼。”叶有生说起这些来,一脸的怜惜和辛酸。

  “我会焖米饭、煮面条……”

  爸爸在家养伤的日子,也是小云秀最快乐的日子。能够天天有人陪著她,躺在床上的爸爸会用废纸给她做风车,轻轻一吹,风车就开始飞快地旋转。
  小云秀把爸爸做的风车拿到学校,立刻有好多孩子跑过去抢著要玩。一时间,快乐的笑声直冲云霄。“我喜欢源海学校和这里的同学们。”
  小学一、二年级时,小云秀在江西老家的高桥小学读书,一个学期的学费只有七八十元钱,学校还发给学生本子和铅笔。可是爷爷突然去世了,74岁的奶奶年迈力衰无法照顾她,外公外婆那里舅舅姨妈的孩子多得带不过来。她只能和妈妈一起来北京找爸爸,该上三年级了,可能够接收她的学校并不好找。
  “爸爸有装修手艺,工作不太难找,可妈妈找不到工作,只好帮人家拉菜。他们忙完自己又为我操心,我在北京找不著合适的学校。”北京的学校,学费确实太高了。“爸爸打听过一个公办学校,一个学期光借读费就要1500元。后来家里人听人说镇上有一个河南人办的打工子弟学校,就找到了源海学校。当我听妈妈说可以去那里上学时,我整个晚上都兴奋得没睡著觉,简直高兴得差点叫起来。这下我可以不用回老家,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了。”
  小云秀几乎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源海学校。“这里比我在老家的学校还好。”上个学期,小云秀考了全班第二名,她每天回家喜欢把学校里发生的趣事一件一件讲给爸爸妈妈听,偶尔还会出道题目考考小学还没有毕业的妈妈……

  “上公办学校等于白上”

  可是,学校为什么要被取缔呢?“那天来了那么多像警察一样的叔叔,堵住了校门,我的书包带就是被他们拽断的,我害怕极了,当时就哭了,是妈妈回家后又把书包带缝好的。”
  源海学校被取缔后,小云秀去附近的康明学校看过。“可是那里条件太差了,我不愿意去,我也不愿离开源海学校。”
  别的打工子弟学校条件差,为什么不进公办学校?“教材不一样,我们的孩子在公办学校上学,其实等于白上。”小云秀的爸爸叶有生道出了他的担忧,“公办学校用的教材是北京市编的,可我们老家用的是人教版的,课程编排不同,进度也不同,将来孩子回老家上学就要留级。而源海学校的教材和我们老家一样,在那里上学和老家没什么区别。你想,北京的孩子高考400分就能上大学,我们要600分才能上,我们的孩子不努力学习能行吗?像我们这样出来打工的孩子也只能在打工子弟学校上学。再说孩子还是跟爸爸妈妈在一起好,尤其是女孩子。”
  课间,小云秀会和她的小夥伴谈论自己的理想。孩子七嘴八舌地说:自己的愿望是考上中国最大、最大的大学,教很多很多像他们这样的学生,办许多、许多打工子弟小学,当最好、最好的校长,收好多、好多像他们一样的孩子……
  “我们做父母的已经这样了,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的学习。只有她好好学习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叶师傅说,家里只有小云秀一个孩子,全部希望都集中在她身上,能考上北京的大学,堂堂正正地做一回北京人,是他们梦中的心事。“到了那个时候,就再不会有人歧视我们了。”

  事件回放
  2006年9月19日,大兴区瀛海镇政府强制关闭源海实验学校,引发众多家长、学生不满。学校被取缔后,百馀名孩子在校方组织下,在校门外露天上课。
  9月21日、25日、29日、10月17日,《华夏时报》分别刊发《近百打工子弟冲进被取缔学校强行上课》、《大兴区教委副主任:你少拿孩子要挟》、《教授律师上书直陈打工学校“取缔风暴”》、《打工子弟:坐著电线杆露天上课非常冷》进行了连续报道。
  大兴区教委及瀛海镇政府解释说,“撤谁留谁,区里综合考虑”。瀛海镇教委办公室主任刘宝平认为,孩子们露天上课是学校在“演戏”。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8/20460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