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铜须门”事件掀起滔天巨浪 / 网络万人追杀偷情男女引争议
日期: 06年06月2期

  “魔兽丑闻”的主角“铜须”郑星,现正在做毕业设计,但生活仍没有恢复正常——哪怕所谓的“铜须门”似乎已远去。
  相比之前的网友狂热声讨铜须,最近几家媒体包括中央电视台几乎都将矛头对准网民,称之为“网络暴民”;6月3日的《纽约时报》国际新闻部分的头条竟然也关注了此事件,标题是“中国网民强加道德批判”。
  那么,“铜须门”到底折射出怎样的网络现实呢?

  “铜须门”事件四环节被证伪

  6月4日,郑星,这位曾经的“魔兽丑闻”主角——“铜须”,正和其他同学一样在家做毕业设计。郑父说,他努力想为自己的儿子营造一个平静的空间,哪怕这种努力并不十分奏效。
  6月2日,郑星的声音还是出现在中央电视台《大家看法》节目。郑父的语调中充满无奈:“我一开始就想把孩子和媒体隔开,但(这次)因为连校长都在找我,希望我让孩子出来说话。”他和郑星并没有看节目。“我不让他看,我们已经不想关心这件事情了。”该节目播出后,大部分网友持批评意见,认为节目有侵犯网民“话语权”之嫌。
  由于最初的发帖人一直没有再出现,所谓“铜须门”事件,实际上已成为一桩“无头案”。它是真有其事,还是一个闹剧甚至一个阴谋?如今仍不为网友所知。

  “铜须门”关键环节串讲

  1.苦主发帖
  2006年4月13日中午,网络游戏《魔兽世界》中国官方网站的论坛上,出现了一个名为《2区麦维影歌守望者发生的丑闻:一个让你更珍惜爱人的理由》(以下简称《丑闻》)的帖子,将近6000字,发帖人“狂野之城”细述了自己如何发现妻子“幽月儿”(魔兽游戏ID)出轨的经过。而偷情事件的另一个主角,就是与“幽月儿”在网络游戏中认识的“守望者公会会长”铜须(魔兽游戏ID),一个24岁大学男生。该帖公布了偷情双方长达4000字的聊天纪录,纪录中含有与性有关的敏感字眼。同时被公布的,还有铜须的QQ号码和所在学校——位于秦皇岛的燕山大学。
  2.网友声援
  “狂野之城”发帖后,一个叫做“锋刃透骨寒”的ID将此帖转贴至“猫扑网”下的魔兽世界论坛。短短数日,点击率狂飙至20万。网友的谴责开始蔓延至对燕山大学师生和守望者公会成员的人身攻击。4月16日,有网友在猫扑网发帖,曝光了自己运用网络搜索查出的“铜须”真实身份、手机号码。
  3.铜须视频
  4月18日,铜须自己录制的一段视频录像在猫扑网挂出,表明自己在此事件中是无辜的。但视频发出后,反而有更多的网友认为铜须“嚣张”、“破绽百出”、“欲盖弥彰”,谴责和搜索愈加升级。
  4.公会成员录音泄露
   4月14日,4位“守望者公会”成员的语音聊天录音被人贴到网上。有网友称,这4人围绕此事“不知廉耻”的对话,“听上去就像是火星人在讲话”,这给了他们继续追查此事的动力。随即网友公布了这4位成员的详细联系方式。大规模谴责、谩骂开始爆发。
  5.当事人消失
  在贴出《丑闻》和《让生活继续》的两个帖子后,苦主“狂野之城”再未出现。而首次转贴者“锋刃透骨寒”最后一个帖子则称一切都是杜撰。

  “铜须门”事件四环节被证伪

  《丑闻》一帖发出后,广大网友的“人肉搜索”随即启动。不但根据“铜须”这个网名和QQ号,搜出了他的真实身份,更几乎每天都有新“料”爆出。从魔兽官方论坛到猫扑论坛再到天涯社区和百度贴吧,无数个ID转战在这几个主战场。
   每天扑面而来的信息,给了网友们进一步搜索的动力,但经调查后发现,其中多条信息真假难辨,至少4处被证明为虚假。
  母亲的道歉是假
  2006年4月21日,一个署名“伤心母亲”的ID在“天涯杂谈”发帖:《你们想我的儿子怎么样?》。帖子中称:“在这里,我作为一个母亲向受到伤害的先生道歉。对不起,我没有教好自己的孩子,我有错。”、“我相信他。真的,世界只(之)大,谁能没有错误,水(谁)可以不走弯路。”、“我以一个母亲的身份恳请大家原谅他。母亲节就要来了,就算是给我的一个礼物吧。谢谢。”
  但铜须的母亲说,这个帖子并不是真的。“我们家没有电脑,我根本也不会上网,怎么会发帖子?”这位母亲说,“这件事根本就不存在,我相信我儿子,我用各种方法问过他。我儿子条件也不差,怎么会去找一个结婚6年了的女人?我又为什么要道歉?”

  铜须“最新手机号”是假

  4月29日在百度贴吧出现一个帖子,称找到铜须最新手机号,希望大家去亲身验证。5月6日有人按照这个号码打过去,发现对方并不是铜须,而是一个在湖南的中年男子。“他是谁?”他完全不知道“铜须门”事件,也不知道为什么有人打“莫名其妙”的电话给他。
  铜须在天涯的发言是假
  4月20日,一个名叫“郑_郑星”的ID出现在天涯杂谈《“铜须门”事件讨论专用帖》中,称“今天来要说明两件事。1.我还在学校。没有躲出去。因为没有必要。2.你们真的很无聊。”、“过几天我会发上来一些证据,现在不拿出来是因为有的要争(徵)得当事人的同意(有人不想卷进来,虽然他们知道我是~~~),有的在被人盗走的号里,我拿到手,大家就知道谁耍你们了。”这个“铜须”的发言中有不少粗口,引发了网友又一轮骂战。
  6月4日,郑父证实:除了那段视频外,铜须没有在网上发布任何文字信息。
  公会成员录音纪录有假
  4月13日铜须发出澄清视频后,网上又爆出4位“守望者”成员的TS(一种网游聊天工具)聊天录音。
  在这份纪录中,这4位成员说:“自己老公是这么小肚鸡肠的人,要我也不跟他了”、“你就把地址告诉他,让他来。他来了以后咱就把身子给他,让他打,打完了直接报110。”这些话更强烈地激起“民愤”。
  网友认为这4个人“极度嚣张”、“是他们4个人的言论让我更加愤怒”。几乎是马上,就有人找出这4个人的网名、QQ号、手机号、邮箱,甚至工作单位,贴到网上。
  其中一位被公开身份的,就是“守望者公会”所在的“麦维影歌”服务器论坛的版主,网名“灵封”。而灵封说:“我可以告诉你,凡是那些让网络上的‘正义’人士揪住的字眼,都是杜撰的。就比如我吧,那天TS录音里根本没有我。他们找不全TS里说话的4个人,就随便把我抓上去充数。”

  追杀令风行网络

  署名为“天涯一网友”的网民,首先在“天涯杂谈”贴出对铜须的“追杀令”:“郑星同学必须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呼吁广大机关、企业、公司、学校、医院、商场、公路、铁路、机场、中介、物流、认证,对郑星及其同伴进行抵制。不招聘、不录用、不接纳、不认可、不承认、不理睬、不合作。在他做出彻底的、令大众可信的悔改行为之前,不能对他表示认同……”
  在此之前,“追杀令”在网络上已不鲜见。从“陈易救母事件”到“虐猫事件”,再到“清华女生铊中毒事件”中,都曾经出现过“追杀令”。更有甚者,网络舆论对当事人造成极大压力,并最终改变了当事人的生活,甚至促使公检法力量的介入。
  4月18日,百度的“铜须吧”贴出一个“召集帖”:《暗杀铜须动员组,想杀此人者进》。跟帖者甚众:“这帮人没脸没皮,不知羞耻为何物,活在世上也没有任何价值可言”、“××的,只要你敢在学校门口出现,看不搞死你”。
  还有一个网民扬言:“谁给我20万安家费,我不做了此人我就不是我妈生的。QQ43990****(此处编者隐去)。加好友时注明,希望有实力的朋友前来洽谈。”他还同时贴出了自己在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的账户。
  4月底时,铜须的父亲接电话的声音愤怒中透著疲惫:“电话太多了。我们都不接。我们干吗要接那些电话?!”而现在,骚扰逐步平息,但对当事人的伤害,已经毋庸置疑。“我不需要任何人理解我。我不会换电话,因为我们没有缺点。”这位父亲在用自己的方式与所有骚扰者作战。

  网友构筑“金字塔堡垒”

  在整个事件中,网友们也各自发挥著不同的作用。
  爆出铜须手机号的slgz8677和挖出铜须真名的“揭穿包皮男”,让整件事发生了从网络到现实的质变;贴出“召集帖”并将铜须的个人信息四处转载的网民,则将越来越多的网友团结起来,形成网络和现实中的两股力量;另外还有一大批网友仅仅是在迅速选定阵营,发表了一到两个简短回覆之后,抽身回到现实生活中去。
  一位网名叫“云烟”的大学生曾经在此事最“火”的时候顶过两次帖,但他并不想继续深究这件事。“当时觉得这是个‘潜力帖’,习惯性地要‘留名’一下,但其实是个垃圾帖,一堆人在那里指手画脚,就不看了。顶帖的都是一些卫道士,正常人哪有那么多时间管别人闲事?”云烟说。
  在调查中,云烟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这三类网民的数量恰好构成了一个金字塔:能提出实质性意见的最少,居于塔顶;顶帖、灌水专业户为中坚力量,构成塔身;散乱点击的占了大多数,是金字塔的底端。塔顶引起人们看下去,塔身和塔底则是点击率、回覆数量的最大贡献者。
  而黏合起如此众多网友的,便是“法不责众”的心理。ID为“huchere”的网民在天涯上发言:“一个武松的做法绝不可取……所以现在只有全世界的武松联合起来,用法不责众这条王道……最后希望大家认识到:我们的力量很强大。”
  相比被挖出真实身份的铜须和“守望者”会员,广大网友们隐蔽在无数ID之后,移动鼠标,敲击键盘,爆出一个个“猛料”,让当事人无处躲藏,并以此为荣。“猛料”当前,很少有网友会先去核实,再决定是否采信和评论。
  虚假信息的来源,可能是网友在搜索中的无心失误;但同时另一种可能也存在,那就是恶意贴出无关人士信息或篡改真实信息。假如这些并不真实的信息被广为传播,被更多的人看到并相信,那随之而来发生的一切,还会是真实并且正当的吗?

  网络群体性伤害无法追溯

  “报案?想啊,怎么不想!可是没证据怎么报?不能光凭一个电话号抓人吧?”被多次骚扰的灵封说。
  电话中,郑母几乎是压抑地喊道:“他们都是假名字,怎么找?我们找了律师寻求法律解决,但律师也说没有什么路可走,我们都要疯了!”
  在任何一个“铜须门”主题下的讨论中。对“铜须事件”表示怀疑甚至只是中立的言论都遭到网友们潮水般的攻击,其中很大一部分已经上升为赤裸裸的人身攻击。
  人民大学法学教授范愉说:“在网络这个特殊环境下,单个网民是没有伤害力的,要造成危害也是群体性危害。换句话说,假设A发了个帖子,公布了某个人的联系方式,但他是否就应该对后面跟帖的人,甚至看到他的帖子的人的行为负责?要界定是很难的,法律上目前也存在争论。”因此,他不主张随便指责网友“违法”。
  范愉描述了西方社会较常见的“自力救济”形式,与虐猫、铜须等事件类似,当事人藉助网络力量与一种负面现象进行对抗。“法律有强制边界,比法律更为宽泛的是公民的自制力。在一个尊重法律规定的框架的社会,公民运用自己的力量在法律框架内解决问题是被鼓励的。”
  “我们的网友现在没有这个意识,自己发言要不要负责?法律没规定吗?有啊,但他不遵守。要告诉他们法律的边界在哪里,不能肆无忌惮。”范愉说。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8/18047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