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江苏宿迁超常规发展获肯定 / 最富争议市委书记和登上新舞台
日期: 06年02月2期

  元月21日下午,市委书记仇和出现在宿迁学院的新春茶话会上,主持人介绍了他的新身份———江苏省副省长。
  时光倒推10年,1995年4月,时任江苏省科委农村科技处处长的仇和,被委派至美国马里兰大学完成长约8个月的学习。归国后,他进入宿迁市筹建领导小组,并于1996年9月出任宿迁市副市长,两个月后,兼任沭阳县委书记。
  10年来,仇和从沭阳县委书记升任宿迁市市长、市委书记,其间强力推行种种变革:铁腕拆迁、下令公职人员借出工资修路,要求企业垫资修建办公大楼,对医院、学校“一卖到底”,同时率先推行“公推公选”等民主建设试验。
  2004年2月5日,《南方周末》刊发《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一文,对仇和的上述政改进行了生动展现。一场关于“仇和现象”的讨论随之而来。
  文章发表两个多月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视察宿迁。在接下来的两年多时间里,仇和一如既往地推进改革,限桌令、勤廉公示制等措施争议如旧。
  今年春节过后不久,仇和赴省城履新,由此结束其在宿迁的十年之任。

超常规发展

  1月22日,从南京沿宁宿徐高速公路向北约300公里,宿迁这个苏北城市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马路宽阔平坦,到处是塔吊和工地。“车子跳,宿迁到!”出租车司机王学义这样描述从前的宿迁。现在,车沿宽约60米的主干道前行,两旁高楼林立。
  1996年7月,苏北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地处苏北的淮安市将部分县区分离出来,新组建地级市宿迁市,下辖沭阳、泗洪、泗阳三县和宿豫、宿城两区及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达517万,陆地面积8555平方公里。作为全国19个革命老区之一,沭阳当时的经济实力在江苏倒数第一。全县38个乡镇有8个是省级贫困乡镇,基础设施薄弱,断路、缺水、少电是家常便饭。
  “必须采取超常规的方式来发展,才能追赶苏南地区,否则差距会更大。”宿迁市委副秘书长刘斌总结10年来的经验说,只能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化环境来招商引资。“上面补一点,企业垫一点,百姓筹一点,政府出一点。”市委书记仇和正是靠这“四点”解决了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他曾要求每名公职人员借出部分工资。江苏省人大代表、宿豫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吴成良至今保留著从1997年到2002年的扣款借据,每年是400元,名曰“代建公路借款”。
  出义务工,则是仇和整治环境的另一手段。全县5000多名机关干部都充当过“清洁工”,靠近京杭古运河的村民则被要求“清淤筑堤”,对于老城区的措施是强制拆迁。
  “一年仇和,二年求饶,三年求逃”,对仇和的铁腕施政,宿迁民间曾出现这样的顺口溜。
  但宿迁的经济在这种特殊的政治环境下得到优化,2005年当地引进固定资产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新开工工业项目323个,计划总投资120.6亿元。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5.9亿元,同比上年增长38.5%,GDP由2000年的200亿元增加到去年的387亿元。
   尽管人均GDP在全省排名中仍居后位,但有资料显示,“十五”期间,宿迁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等五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居江苏省第一名。

经营城市

  他们将城区内9条市政道路承包给区人事局等9个部门负责建设,各部门可以采取向上级系统申请或者找企业垫资等各种办法。“不用这种超常规的做法,根本没办法发展。”宿迁市委副秘书长刘斌说。
  为了解决建市之初的财政困境,仇和所主导的经营城市理念至今已不新鲜,但同样争议巨大。“先借钱铺路、绿化搞环境,环境和基础设施搞好了,通过招商引资来的企业就会增多,税收多了,地价也会升值,而用土地出让金和税收还掉借款再造更好的环境,以此达到滚动发展。”宿迁市城建局局长赵建军如此概括这种城市经营理念。
  当时,先行启动的铺路筹资任务被分派到各部门,并作为主要负责人的考核任务。
  曾任宿豫区区长的刘斌举例说,宿豫新区在2004年起建,他们将城区内9条市政道路承包给区人事局等9个部门负责建设,各部门可以采取向上级系统申请或者找企业垫资等各种办法。
  “收效良好。”刘斌回忆,截至2004年底,9条路全部修好。政府承诺,由企业提供给工程的垫资将在三年内分期还清。
对于各政府部门大楼的建设,各部门也采取多种办法,通常有两种办法:联建或者找企业垫资,对于垫资的企业以划拨土地或者分期还款的方式偿还。位于新区的宿迁市城建局大楼,由20馀家企事业单位联合建成,其中政府部门包括市城建局、市规划局和城市管理局。
  根据统计资料,近10年时间里,宿迁已形成完备的路网,新修建大桥8座,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应该超过800亿元,这相当于2005年宿迁全市财政收入的30多倍。
  “实践证明,宿迁发展思路正确,改革力度很大很有成效。”2004年8月8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宿迁进行为期两天的调研后说。

激进式综合改革

  除了超常规经营城市,仇和在经济和社会事业方面进行的改革,也是外界长期争论的焦点。他提出,对全市的国有资产,能“兑现”的“一个都不留”,全部卖掉。
   仇和的逻辑是,在体制不顺的管理机制下,不如让国有企业进入市场,盘活资源。由于可以想见的阻力,他用铁腕手段来强力推进国有企业的拍卖。
   2001年8月,仇和正式担任宿迁市委书记。那年起,他断然将学校和医院全部“卖掉”。其中,对教育实行了“一保三放开”的原则:“一保”是确保义务教育的发展,“三放开”是逐步放开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
  宿迁市教育局一位官员用八个“不”字概括了当初卖学校的初衷,即“总量不够,规模不大,经费不足,投入渠道不畅,机制不活,动力不强,质量不高,后劲不强”。由此导致的结果是,2000年,全市仅有幼儿园415所,幼儿入园率仅为55%;高中阶段学校55所,入学率仅为47.8%,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2个百分点,受学校规模的限制,将近3万名初中毕业生难以走进高中校门。
  面对教育经费的短缺,宿迁这个新建市曾“捉襟见肘”。2000年,全市教育经费投入达到4.54亿元,占财政收入的40.3%。尽管如此,仍有123万平方米危旧校舍无法按期改造,改造资金缺口3.8亿元,图书、仪器更难以添置。“不解决投入问题就办不下去了。”宿迁市教育局一位官员解释了当时教育机构产权改革的背景。
  多年后的事实让吴成良对这个股权多元化改造给予正面评价,“大大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职工入股后,上进心强了,责任感大了。”
  来自宿迁市教育局的统计显示,截至2004年底,全市3-5岁幼儿入园率达到83.1%,比2000年前提高了28个百分点;小学入学率达到99.87%,比2000年前提高了0.71个百分点;初中入学率达到99.96%,比2000年前提高了3.74个百分点;高中阶段学校总量达到87所,入学率达到80.23%,比2000年前提高了32.4个百分点。上述各项指标首次超过苏北五市平均水平。
  相较教育改革,医院改制则更彻底。“连人民医院都卖了!”宿迁卫生局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上百家乡镇卫生院、县市医院相继改制。
   一个极端个案被拿来作为改革的依据:当地某家医院有10个医生,会计和出纳却有13个,“多数是领导塞进来的”。
  另一组数据则被当成改革的成果:改制后宿迁全市医院门诊费用由原来的人均52.84元降至现在的26.54元,住院费用由原来的人均581.78元降至477.68元。

总书记造访之后

  在仇和的任期中,宿迁因特殊的改革方式和改革带来的反弹,成为“盛产”负面新闻的地方,“政治杀伤力极大”的《焦点访谈》曾三度聚焦此地。
  直至2004年2月5日,《南方周末》发表《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一文,作者不再用简单的是非判断来看待这个地方的改革和这个铁腕书记,而就此引发的社会高度关注,观点也不再是一边倒。
  同年5月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造访宿迁,视察当地城乡状况之馀,和当地百姓进行了直接交谈。“仇书记汇报时,胡总书记问到了公推公选等政治民主制度建设的情况。”陪同视察的一位宿迁市级官员回忆,胡锦涛当时听得很认真,也问得很细,但没有表态。
   5月6日,新华社公开报道了胡锦涛此次视察工作。报道引述胡锦涛的话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是内在统一的,要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坚持正确的政绩观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兢兢业业地干好工作,实实在在地创造业绩。切实转变干部的工作作风,多干群众急需的事,多干群众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的事,多干长远起作用的事,扎扎实实地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
  宿迁市委副秘书长刘斌就此理解为,对仇和所做的改革不要去争论法律依据,这些改革本身就是破除不规范的东西,消除矛盾,在制度无法推动制度建设的情况下,试图用人治的方式最终推动制度的建设、健全。
此后,包括审计长李金华等在内的省部级官员有近40人次到达宿迁,其中国家各部委、中纪委、中组部的副部级以上官员有15人次之多。

聚焦政改

  2004年7月,宿迁推出勤廉公示制度,公示对象被确定为容易“出问题”的“一把手”或者“特殊岗位负责人”。
  新成立的勤廉公示办公室通过新闻媒体公开了公示对象姓名、所在单位、职务、分管工作以及公示工作的内容、方式方法、监督举报电话等,然后动员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监督,由后者“点题”供被公示人做“述职述廉”,最后是考核评定和总结整改。
  宿迁市纪委提供的资料显示,全市共有2476名干部参与了前后两批勤廉公示,其中县处级领导干部361人,受到通报批评的领导干部10人,提醒谈话的248人,诫勉谈话的61人,免职或调整岗位的12人;勤政方面被评定为基本称职或不称职的17人,廉政方面被评定为基本满意或不满意的16人,其中县处级领导干部7人。此外,公示期间上缴各种礼品礼金54.7万元,缴存廉政账户42万元。
  2004年底,中纪委工作组就此制度到宿迁调研,并予以肯定。
  另一项举措是去年5月1日由仇和主导推出的“铁腕治理人情宴”,即要求党员、干部、公务人员办婚丧酒席不得超过5桌,百姓不得超过8桌,并因此处理多名干部。
  1月22日、23日,宿迁群众普遍反映,限桌令收效明显,大肆操办酒席风气被遏制,虽然许多人对政府介入民间私事的方式仍存褒贬。
  时至今日,宿迁民间在关注市委书记仇和去留的同时,也在关注其所推行的宿迁改革能否继续。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8/1594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