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苹果日报》综合报道,继《南方都市报》负责人因揭发非典疫情及孙志刚事件而遭受当局打击后,内地另一份以敢言见称的报纸《新京报》的负责人,亦受到当局整肃,据熟悉该报内情的消息人士透露,该报总编辑杨斌以及两名副总编12月28日被同时免职,该报编务现已由直属中宣部的《光明日报》全面接管。这次事件,让外界再次看到中国加强媒体管制的信号。
《新京报》高层大地震
据消息人士透露,杨斌是在12月28日下午被正式免职。在此之前,报社内已经盛传总编将被撤换的消息,但截至28日下午,报社职工并没有接获总编被撤换的正式通知。有关人士指出,双方或许还在进行最后的斗争。
目前,外界并不清楚《新京报》这次总编被撤换的原因。但有消息指,这是因为《新京报》率先披露河北定州血案的真相,引起有关部门的不满,导致宣传主管单位“出手”整顿报纸编务。
今年6月11日,河北定州发生一起由强制拆迁引起的聚众殴斗案件,拆迁方聚集300余人对绳油村村民进行殴打,造成其中6人死亡,百余人受伤。案件引起舆论界高度关注,定州市委书记和风与市长郭振光因此案双双被罢免。之后,和风因涉嫌制造“6.11”案件而刑拘,并于本月14日被控上法庭。
但据《新京报》内部人士介绍,问题并不出在该报对某个单一新闻的报道,而可能是报纸长期以来在言论和新闻报道上比较“前卫”而招来的麻烦。
据了解,《新京报》由于在报道与评论上,与政策打了多次“擦边球”,而曾多次引起宣传主管单位的“关注”。如率先报导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病人后遗症及河北省居民因土地遭征收爆发抗争事件等独家新闻。最近,松花江苯污染事件后,该报甚至发表社论,对当局延迟公布事实表示遗憾。
成立于2003年的《新京报》,是中国两大党报集团──光明日报报业集团和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合作出版的都市报。《新京报》当时被中宣部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为媒体集团跨地区合作的试点。按照协议,两家报业集团投入相应的资金、资源,光明日报作为主管方,占51%股权,南方日报作为合作方,占49%股权。
在运作上,除了社长戴自更由光明日报报业集团派出,《新京报》其它中高层领导主要是由来自南方报系的精英们组成。两年来,《新京报》锁定北京的知识分子和白领为读者对象,其深度报道系列及每天两至三版的时政评论与社论/来信,已经成为该报的一大特色。
《新京报》前身为《光明日报》旗下的《生活时报》,以报导都会生活为主,报性灵活。近年,大陆提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不少传媒失去中央财政拨款后,只好自谋生路。近年雨后春笋般的北京小报如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及《新京报》,都在此背景下出现。《新京报》2003年11月创刊后,至今两年发行量已逾40万份。
尽管中国近年大力提倡报纸产业化,但官方对新闻的管制始终没有放松,杨斌的前任,《南方都市报》总编辑兼《新京报》首任总编辑程益中,就曾被指出有“经济问题”而被免职并一度身陷囹圄。杨斌是在去年下半年接过《新京报》总编辑的职务的。
不过,《新京报》一般作风稳健,近期报道的取角又相当低调,因此杨斌等人这次遭免职,叫外界深感意外。另外,有消息指《新京报》这次人事变动的背后,不能排除与利益有关联。
由于《新京报》营运渐上轨道,扭转了初期亏损的情况,社会影响日益显著,这可能引起两大报业集团在人事、经济上的利益冲突,最终一方藉助宣传主管单位之力,对《新京报》采取了全面控盘的动作。如今,南方日报是否会完全退出《新京报》,目前还在观察中。
两年内两度“阵前易帅”
另据报道,继《新京报》创刊总编辑程益中出任该报老总的杨斌,于12月28日“因故离职”,使得这份以“弘扬《京报》优良传统”为己任的新兴报纸,在短短两年内两次“阵前易帅”。
“阵前易帅”是军事术语,指的是更换前线指挥官。一般而言,“阵前易帅”是犯兵家大忌的,因为此举势必影响前线的军心士气。所以,除非前线指挥官真的指挥不当,并且会给整体战局构成负面影响,否则最高司令部通常都不会作出“阵前易帅”的决定。反过来说,如果前线指挥官指挥得好好的,战事也进行得很顺利,却接到最高司令部的“阵前易帅”命令,大多数都不是纯粹的“军事决策”。
撇开在《新京报》创立不到两个月内,就被有关方面以“贪污”为理由撤职的程益中(后来被法院宣布起诉贪污罪证据不足而重获自由)不说,杨斌对《新京报》的发展是立下汗马功劳的。可以说,正是在杨斌的卓越领导下,《新京报》同仁才能摆脱“程益中事件”的阴影,齐心协力,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报业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来,并且有了今天的骄人成就。
可是,杨斌及其两位副手,却在28日被同时免职了。至于免职的原因,互联网上众说纷纭,有的说这是因为《新京报》频频打政策“擦边球”的办报方针,惹火了“有关当局”;有的说是《新京报》的大股东光明日报集团看到《新京报》业务红火,因此要“下山摘桃”,吃掉另一股东南方报业集团……
真相如何,目前尚未得知,也许永远也搞不清楚。对读者而言,追究《新京报》高层人事变动的真相,远不如《新京报》今后能不能继续坚持新闻良心,继续报道真相来得重要。
《新京报》两年前创刊时,该报社长戴自更指出,人们将《新京报》与历史上的《京报》联系起来“是一个善意的解读”,而《新京报》将弘扬《京报》的优良传统。希望在戴社长和编辑部新领导班子的领导下,《新京报》能够继续秉承一代报人邵飘萍当年创办《京报》的宗旨──为民请命,也不要忘记邵飘萍为了勉励报社同人敢于揭露时弊而亲笔手书的座右铭──铁肩辣手。
二百余员工发动罢工
《新京报》记者表示,编辑部已有三分之一员工发动前所未见的罢工,抗议总编辑杨斌和副总编辑孙雪东、李多钰遭撤换。自12月29日晚起,社内约有三部门二百余员工参与罢工。
据《中国时报》报道,为抗议报社总编辑杨斌及两名副总编辑被撤换,《新京报》编辑部大约三分之一员工、二百余人,30日以不到班的形式发动罢工,以表达抗议,此一现象在新闻箝制严峻的大陆来说,相当罕见,已引起国际媒体瞩目,美联社等外电也均有报导。
《新京报》罢工风潮12月30日有新进展,据消息人士透露,由于报社员工29日的罢工行为及引发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当局主管部门被迫调整原先的整肃计划,只撤换总编杨斌一人,原本撤换的副总编孙雪冬、李多钰职位暂获保留。
而《光明日报》集团原定入主《新京报》的4个人也暂时搁置,总编一职暂由《新京报》社长戴自更兼任。消息人士指,杨斌是因为中央高层直接点了名的,很难再保住了,而《光明日报》否认杨斌遭革职,说“他只是调回以往工作过的南方报业集团而已”。
报社员工30日下午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已经纷纷赶赴报社上班,各项工作恢复如前。但不少员工仍未能消除心中的阴影。一位女记者表示,今次风波并无胜利者,报社虽然维持现有格局,但很难说今后的编辑方针不会改变。她说,“屠刀已经举起,总有落下来的那一天。”
而另一位资深记者亦表示,《新京报》向来以敢言著称,特别是一些揭黑的报道,杨斌一个人替《新京报》承担了责任,是一个有正义感和社会良知的媒体人,但其下场使所有内地媒体人人心寒。
12月30日《新京报》虽然仍正常出版,但版数大幅缩减,由原本80多版缩减至只有32版。30日出版的《新京报》在第二版右上角显目处刊登一幅群鸟飞翔的照片,底下写“天空虽然不是很晴朗,但它们(鸟群)依然会载着心中的目标飞向远方。”充分表达了《新京报》员工们对杨斌三人遭受撤职的不满。而一直登在同一版的编辑名字却全被删去,该报引述官方新华社的文稿明显较以往多。与杨斌熟稔的北京律师浦志强对美联社称,“《新京报》的评论栏将会停刊,这栏目在《新京报》是最重要的一部份”。
面对报纸被整肃,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记者称,员工内部正在传阅一份请愿信,谴责撤销杨斌的职务及由更为保守的《光明日报》编辑来负责编务工作。她又指400名编采人员大部分对于杨斌被撤职感到不满。“大家不知道还会有多少高层会离职。”她说道。
面对员工不满,报社高层却要求前线记者支持新领导层。《光明日报》高层在接受路透社访问时称,杨斌是被调回《南方日报》并非被撤职,但她拒绝透露杨斌在《南方日报》的职务。而《南方日报》亦拒绝作出响应。浦志强说,“杨斌继承了《南方都市报》的敢言作风而惹恼了中央。”目前仍未知罢工行动会持续多久。
传媒连日遭打压面临冰点
无独有偶,《南方都市报》近日也因报导广东副省长相关事件,副总编夏逸陶被撤职。知情人士说,广东副省长游宁丰因梅州兴宁矿难而被行政记大过,原是新华社所发,但《南方都市报》在头版用大字标题加以报导,引发广东官员愤怒。此外,夏逸陶被撤职还与《南方都市报》之前报导番禺区太白村村民抗议事件时,与官方口径不一有关。
除了前述南、北两大媒体外,美国之音说,北京新一期《百姓》杂志也因封面有损部分人利益,而遭勒令调整封面。2006年第一期《百姓》封面将撤除“记录变革中的中国”口号,因其中不少报导像泰康兴建超标广场及邢台煤矿整顿改革等,都触及一些人的利益,招致反对。
此外,中国青年报的年终版《冰点》,也因报导了为中南海讲课教授涉嫌抄袭一事,而遭撤版,消息人士说,年终之际,看来中国传媒也面临了一波整顿“冰点”。
连日来密集发生媒体被打压的事件,迹象显示,大陆有关部门近期似已发动一波攻势,力图管控逐渐走向自由化的大陆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