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2005年中国十大暴利行业
日期: 05年12月4期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在垄断行业垄断暴利的背后,“我为鱼肉”的一方,常常是国家和社会公众。今年《共鸣》杂志连续第4年推出《中国十大暴利行业》。

一、医药业

   2005年,中国医疗业历史性地第一次取代了3年来一直稳坐榜首的中国房地产业。2005年,中国医改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舆论风暴。2005年,对中国医改的批评,已不仅来自民间和学者,还来自官方。包括卫生部自己,都在深深地反省医改之败。
   根据卫生部公布的“2005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的数据,中国的卫生总费用从1980年的143.2亿元,急速上涨到2003年的6623.3亿元,增长了整整45倍。
   看个头疼脑热就得上百。住上一个月院,至少过万,有多少人拿得出这笔钱?就算勉为其难,咬咬牙,东借西凑,拿出这笔钱,以后的日子还过不过?难怪许多人都选择了小病扛着,大病等死。
   中国的医改要动大手术,这一点已没有争论,问题仅仅是这个手术如何做。问题仅仅是卫生部既怕流血,又怕疼,一心想找到一个既不流血又不疼的手术方案。于是,中国的医改便只好年复一年地纸上谈兵。于是,中国的医改就变成了一个无解之结。

二、教育业

   “择校费”是中国教育乱收费的第一费,不仅它的单笔收费额名列榜首,在教育乱收费的比重中也同样名列榜首,占据了教育乱收费总额的半壁河山,而且它还是一种合法的教育乱收费。
   广东省审计厅向广东省人大的报告中显示,2002年~2004年,66所被审计的城市公办中小学以各种名目收取“择校费”达7.53亿元,占教育收费总额的54%,义务教育学校占了72.7%。
   2003年,全国许多省市教委公布了“择校费”的收费标准,用这种办法将处在黑暗中的“赞助费”、“建校费”等巧立名目的教育乱收费,彻底地合法化了,将偷偷地收,变成了明目张胆地收。
   为什么会发生“择校”这样的事?首先是市属重点、省属重点、部属重点学校的出现,使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中小学,出现了“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之分,“好学校”与“差学校”之分。于是,便有了愈刮愈猛的“择校”风。
   在代表国家对公民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中小学中,人为地将优质的教育资源进行不公平整合,人为地在制造短缺经济,人为地在制造市场秩序的混乱,制造暴利机会。这是教育部门该做的事吗?

三、煤炭开采业

   如果按照暴利率排位,煤炭开采业应为《2005年中国十大暴利行业》之首,但考虑到它对全体国民的影响没有医疗和教育大,因此将它排到了医疗和教育之后。
   煤炭行业的暴利有多大?
   2005年10月17日,“2005胡润能源榜”首次发布。榜上最强势的人群是“山西煤老板兵团”。此次上榜的8家山西煤商,其数量在整个能源富豪榜中四分天下得其一。其中,张新明家庭位列第一。
   2004年版《新财富》公布的内地富豪榜上,他们的名次是112,家产是13亿元。2005年3月,张氏家族资产已达到29.9亿元,由第112位前进到第37位。也就是说,仅2004年一年,张氏家族的家产便增加了近17亿元。平均每天增加460万元。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是这样估算煤炭行业的暴利的:以每吨煤卖210元计,人工成本只有5元,其它开支也不过几元,除去各项费用,开采1吨煤可获利约200元,利润超过了1000%。
   哪个行业的利润能与煤炭行业的暴利相比?

四、金融业

   中国的金融业似乎是个盈利能力很强的行业,但与中国金融业巨额的呆坏账一加减,你会发现,中国的金融业仅仅是个微利甚至亏损的行业。可奇怪的是,这个行业工资是中国7000多个登记在册的行业中最高的,其行业工资对中国任何一个行业都是鹤立鸡群,中国任何一个行业都无法望其项背。
   2005年,在“免费的午餐不能吃了”的伪口号的掩护下,中国的银行业巧立名目,各种多如牛毛的收费,如决堤的洪水般在中国的大地上泛滥成灾。银行的收费项目已多到让人弄不清也记不住,究竟原有的有多少种,又新推出了多少种。好象在银行打个喷嚏都要收费。
   反正,你的钱在它手中,它扣你的钱不需要你的同意,甚至连告知都没有,除非你发现你的钱少了。你问?问也没用,横竖都是它的理。打官司你都打不赢。
   2004年,中国银行业进入《中国十大霸王行业》,排位第6。2005年,中国银行业成为《中国十大暴利行业》、《中国十大霸王行业》的两双行业。

五、房地产业

   对于中国的房地产暴利来说,2005年,不过下了一点毛毛雨。
   我们高度评价2005年以来国家所推行的一系列房改新政,它是2005年中国经济宏观调控的神来之笔。可从房改新政的进程看,效果还不能令人满意。
   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今年1至8月,全国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为2996元/平方米,与去年每平方米2525元的价格相比,上涨18.7%。房地产开发也保持较快增长速度。1月~8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900多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
   老百姓的住房梦依然是望梅止渴。为什么把房价降下来这么难?
   站在房改新政对立面的如果仅仅是房地产商,那么,推行房改新政这件事便太简单太容易了。问题是房地产商的身边还站着银行和主管该行业的政府部门,这是一支非常强大的集团军。于是,谁胜谁负便难说了。

六、教材出版业

   中国图书出版业暴利依旧,但中国图书出版业又是一个勉强糊口的、生存艰难的暴利行业。为什么这么说?
   中国的图书出版业已脆弱到如此程度:几乎是靠出教材和教学辅导材料类书籍在养活着。中国的图书出版业亦可称作中国的教材出版业。
   此类图书的出版总数,竟已占到全国图书出版份额的80%。中国现有565家出版社,去年营业额为430亿元人民币,而教材和教学辅导材料类书籍,为全国除此而外的其它图书销售总金额的350%,教材和教学辅导材料类书籍销售利润,为全行业平均利润的520%!
   课本的出版发行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每学期放假前,学校下学期所需的课本要向新华书店预报征订数,否则新学期开学,学生就有可能拿不到课本。再加上课本的发行是新华书店直接面对终端用户,没有中间环节,于是既没有库存成本,也没有发行成本。
   你可以想象,中国还有什么商品的利润能与课本有可比性。

七、旅游业

   2004年11月30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京召开“关于调整世界文化遗产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听证会”后,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八达岭长城、定陵、长陵等景点门票纷纷涨价。
   其中,故宫涨价的方案为淡季门票价格从每张40元调整为80元,涨幅100%,旺季每张60元调整为100元,涨幅66%。于是,旅游景点门票涨价的多米诺骨牌倒下了第一张,全国各知名景点纷纷跟进:故宫涨得,凭什么我们就涨不得?于是,2005年,中国的旅游景点门票争着涨价,掀起了一股恶性涨价狂潮。
   别的行业大打降价战,可中国旅游业大打涨价战。它怎么能这么“牛”?道理并不复杂,因为它手中握有所有权是全民的短缺资源。中国旅游业拿着老百姓的东西,从老百姓的口袋里掏钱。

八、保健品业

   2005年6月19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了国家质检总局主持的《每周质量报告》,该期的内容为《记者调查:“哈佛代高乐”骗局》,令人触目惊心。
   “哈佛代高乐”的广告中说:
   2003年“哈佛代高乐”在美国研制成功,由美国哈佛医学院、中国延边大学医学院、韩国汉城国立医学院所做的临床实验显示,人体在使用“哈佛代高乐”一个星期之后,由于soca元素进入人体骨胳中,生骨细胞的数值有明显增加。
   经调查证实,广告中所宣传的“美国增高新药”“哈佛代高乐”,其实不过是吉林省龙井市草仙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普通营养补充剂五维赖氨酸片。一盒不过10元左右的五维赖氨酸片,摇身一变成了每盒售价近500元的“哈佛代高乐”。吃上两个疗程就得近万元。
   此种“神奇增高药”从2004年5月至今,共卖出近20万盒,销售金额高达1600万元。不要以为“哈佛代高乐”只是一个个案,在中国的保健品行业中,假的比真的多,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似乎在验证着希特勒的宣传部长戈培尔的一句名言:谎言重复一千遍,便成了真理。

九、眼镜业

   眼镜业进入《中国十大暴利行业》排行榜已是第二次了,可到2005年,眼镜行业的暴利才被真正地暴露无余。
   在眼镜行业内,流传着这样一句连商家都不忌讳的、众所周知的顺口溜:“20元的镜架,200元卖给你是讲人情,300元卖给你是讲交情,400元卖给你是行情。”
   面对如此巨大的利润空间,一家眼镜店的负责人直言不讳地说:眼镜流通行业就是个暴利行业,眼镜零售的平均纯利润在50%以上。从出厂价格到零售店出售价格,最高毛利润可达到400%至500%。
   表面上看,眼镜业似乎并非垄断性行业。可仔细一看,你就会发现,这个行业存在着一种由行业协会牵头的,心照不宣的价格同盟。
   关于这一点,你只要看看2005年,“平价眼镜超市”重现了2003年平价药店出世时的多灾多难,接连遭遇招牌被砸、威胁停止供货……你就会明白,此种行业内的价格同盟,力量有多么强大。

十、公用事业

   《2005年中国十大暴利行业》排行榜上出现了一个新行业:公用事业。它是自来水业、电力、煤气业、电话业等与家家有关,月月进入公民开支单的行业的通称。
   2005年公用事业的涨价都有一个共同的理由:资源短缺。
   去年,北京市每吨自来水的价格将从2.90元上涨到3.70元,涨幅近3成。而北京提高水价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正在波及全国,各省缺不缺水的都群起效尤。还有电价,每度电将上涨4分钱。油价也一浪浪地上升。涨价的理由如出一辄:资源短缺,需要用价格杠杆加以调节。
   2005年,殡葬业暴利为千夫所指,一个平方的墓地卖到5000多元,比全国均价的商品房贵多了。凭什么?殡葬业理直气壮地回答说:土地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呀。
   对于“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应该做的事,是加强政策和法规的管理,公平而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至于说到价格杠杆,那只是保护这些资源的一种手段,但并非惟一的手段。而且此种手段还有很大的毒副作用,那就是加剧在穷人与富人之间的不公平。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8/15173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