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黄光裕案首名涉案的副部级高官,郑少东曾被誉为内地警界之星,仕途看好,自1980年从警,长期在广东从事刑侦工作,曾指挥侦破“东星轮”千万港元劫案、张子强案、“长胜轮”海上抢劫杀人案等。2006年,香港立法会议员何俊仁遇袭一案,郑少东也亲自督战,并迅速破案。从警近30年,破案无数,屡立奇功,威名响震粤港,且对粤港警务合作事务极为熟悉。2005年4月,郑少东在公安部经侦局长位上晋升为公安部党委委员、部长助理。而事实上,令郑少东名声大振的这一时期,亦正是陈绍基主政广东公安、政法战线的辉煌阶段,他正是诸多大案要案的幕后总指挥,陈、郑二人的关系相当密切。
对于陈绍基此番出事,用广东商界一位人士的话说,正所谓有人欢喜有人愁。自陈良宇案、上海社保案、原北京市副市长刘志华案相续爆发后,广东这个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一直相对平静,此番新一轮的政坛地震,馀震估计仍将延续颇长一段时间,有可能会牵连一些官、商人员。
对于广东近日爆发的政坛震荡,有政治分析人士认为,多名广东高官落马显示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要击破广东地方派系、坚持改革道路的决心,广东高官落马不但是反贪的胜利,也证明汪洋在广东的强硬改革政策其实是得到中央支持的。
深圳学者朱健国接受《南华早报》访问时说,来自外省的汪洋和广东派系的官员一直都有内部斗争,而近日的事件显示,汪洋胜利了。据他所知,很多广东地方派系的官员不赞同汪洋铲除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政策,毕竟劳动密集型产业过去对广东的贡献良多。他也指出,在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期间,很多与企业关系较密切的广东政治顾问批评了汪洋铲除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政策。
另一名政治分析人士则说,要铲除陈绍基这样在地方上有权势的高官落马,并非汪洋一人的能力所能为,背后一定要有中央的支持。而汪洋是中央派来管理广东的,因此中央务必给他全力的支持。
63岁的陈绍基是广东中山人,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长期在广东公安系统工作,90年代开始历任省公安厅厅长、省政法委书记、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他在广东的人脉非常广,无论政界或商界都很有影响力。
中山大学哲学系退休教授袁伟时则说,这几年不断有高官落马,而一直都有人用派系来解释,但他不认为这一次是派系斗争,反而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反贪的决心。袁伟时说:“要真正将贪污减少到最小程度,要有民主制度,不能光靠自上而下的监督,还要有自下而上的监督。”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早在2007年9月,广东政协常委、港商吴汉良因涉嫌诈骗被拘捕时,就传出他招供出多名高官,其中包括陈绍基,中纪委当时也开始注意陈绍基。去年黄光裕落马、省公安部长助理郑少东涉案被捕,中纪委开始找陈绍基“谈话”。据了解,郑少东是陈绍基一手培养的嫡系爱将。
另外,继深圳纪委一二把手被“双规”后,一些政治分析人士担心,广东的政坛震荡若一直持续下去,将可能影响广东在环球经济危机大环境下的改革步伐。他们也认为,广东的反贪风暴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日子,而最终被牵连的可能不止纪委官员,其他部门的官员也随时有被“双规”的可能性。
深圳学者朱建国15日接受采访时指,陈绍基被双规有两种可能:一是他确有腐败行为,但因政治上不与更高层保持一致,被以腐败为名铲除;二是现任省委书记汪洋到任后,在广东唱高调、放空炮,令地方干部怨言十足,甚至有传省长黄华华向中央告状,故不排除汪洋假中央之手反地方主义,藉反腐之名排斥异己。朱指,中共官场贪腐成风,但“如果不是跟错人,或政治犯错,经济问题不会怎么样,可大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