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是“5.12”汶川大地震后首个清明节,遭受毁城之殇的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举行公祭,悼念遇难同胞。据统计,北川老县城“开禁”四天来,约有9万馀民众入城祭奠。汶川在大地震后的首个清明,也有近万人前来祭奠地震遇难者
北川9万余民众入城祭奠
汶川大地震造成北川县城被毁,一万五千六百馀人遇难,四千三百人失踪。自去年5月20日起,北川县城封城。
为尊重民俗和祭奠遇难亲人的心愿,在震后首个清明来临之前,北川首次打破常规,从4月1日至44日,将整个县城对祭奠民众开放。连日来,越来越多的民众进入县城废墟,点香、献花、鸣放鞭炮,祭奠逝去的亲人。
4月4日,北川在“5.12”遇难同胞集体掩埋处举行公祭仪式。上午9时30分,中共绵阳市委书记吴靖平率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为“5.12”地震纪念碑献上花圈,为在那场浩劫中不幸遇难的一万馀名同胞献上了深切的悼念和祝福。随后,在肃穆低回的哀乐声中,现场千馀名民众为罹难同胞们默哀三分钟。
北川县长经大忠在公祭时表示,北川灾后重建步伐正在加快,全县民众正在勇敢迈向新生活。北川人民一定会面向光明未来,昂起倔强的头颅,挺起不屈脊梁,早日重建永远昌盛的新北川,以此告慰逝去的亲人。
汶川万人公祭地震遇难者
汶川迎来了大地震后的首个清明,近万人前来祭奠地震遇难者。
公路旁特意保留下来的一些断裂的桥梁、倒塌的房屋,仍能让人感受到那场巨大灾难的惨烈。地震中刚好从山上砸落公路旁的一块巨大石头成了天然的纪念碑——上面写著“5·12震中映秀”。
4月4日,清明。在5·12地震震中——四川汶川县映秀镇尽管早已山青水绿、黄花遍野,可是,因为从半山腰的公墓里传出的撕心裂肺的痛哭,因为路上行人悲伤的面容,因为映秀小学那一片还没来得及重建的废墟……整个小镇呈现出了一种令人心痛的凄恻。
遇难者的遗体一层层埋
杨和芳在地震中失去了包括母亲在内的12个亲人,她家是映秀镇损失最惨重的家庭。可是,4日,她和家人一来到公墓,顿时张皇起来。因为在埋葬母亲时,她清楚地记得母亲长眠的地方跟一棵茶树是相对的,可是,现在这个地方却竖起了另外一位逝者的墓碑。“这里埋的人太多了,很难确切地知道亲人埋葬的具体位置。”她无奈地说。
“汶川5.12特大地震遇难者公墓”位于映秀镇半山的腰渔子溪村,3000多名遇难者长眠于此。如今,墓地上已经长出青翠的草,四周满山的金黄油菜花在风中摇曳。
65岁的守墓人马福洋说,当时遇难的人太多,只能在这山坡上挖出四条很深的坑,将遇难者的遗体一层层地埋进去。“放一层遗体,再洒一层石灰,再放一层遗体。”他叹息一声道,“几乎没有人知道某个人的具体位置,只能根据入土时间来判断大致位置。”
尽管如此,墓地上还是墓碑林立。碑上大都贴著逝者生前的照片,他们在缭绕的烟雾和清冷的风中,静静地笑。
纸钱焚给天堂里的老师
4月4日上午,因为在地震中英勇救人,更因为与姚明手携手出现在奥运会开幕式而家喻户晓的映秀小学学生林浩,在外婆、妈妈和姐姐的陪同下来到了墓地。他身穿带红色帽兜的深蓝衣服,头上的伤疤已经没有了痕迹。他的外婆说,他已经做了植发手术。
他首先来到映秀小学英语老师孔丽的碑前,跪低身子,和家人一起为老师焚烧纸钱。他一张一张地放,神情悲伤而专注。
接著,他又为“教画画”的方杰老师和在地震时用身子护住两名学生的连芳老师焚烧纸钱。他为连芳老师燃放鞭炮时,因为有点害怕,他想了想,说:“我想到了一个办法。”于是,他把一张纸钱接在鞭炮的引线上,一点燃纸钱,再快速跑开。最后,他成功了。
地震后,林浩没有回映秀镇生活。他与家人搬到了成都,在盐道街小学就读。
今年11岁的汤星月,在地震前是映秀小学五年级一班的中队长,今年春节,温总理来映秀时,她鼓起勇气为温总理献上了一条羌红,总理邀她一起“走一走”,并在临走前抱起了她。她也因此成了当晚的“小明星”。
4日,小星月和她的同班同学刘玉彬、董娇、刘玉洁、肖扬一起来到了墓地。数学老师连芳、英语老师孔丽、美术老师连蓉、音乐老师古雪岷……她们一一拜祭。在连芳老师的墓前,几个小女孩哭得特别伤心。小星月说,连老师从学前班就开始教她,一直带到地震前。
“最让我们难过的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汤朝香一直没有找到。”小星月伤心地哭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