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礼尚往来”的悄然蜕变 / 中国送礼经济春节调查
日期: 05年02月3期

  年关的送礼活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经济链条。从造礼者的刻意为之,到送礼者的有所求,再到受礼者的越发坦然,最后到中间环节上的各种人等,送礼经济以一种一年上一个台阶的气势在腐败楼房中越爬越高。
  2004年元旦一过,李岩秋的工作就开始忙碌了起来。作为某市驻京办的工作人员,给各个需要活动的机关和上级部门送礼成了这个只有十几个工作人员的驻京办事处年关的主要任务。
  “ 我来北京工作3年了,年年如此。”李岩秋对这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也与年俱增。“ 其实‘ 跑部 ’在中国是公开的秘密。现在地方政府要批项目,要拉经费,都得靠和中央的职能部门建立好关系,才能有所作为,作为我们驻京办来说,这是春节当口主要的任务。”
和李岩秋一样,年关的到来,压在各个地方、各个企业驻京办、驻省会办事处官员身上很大的一个任务就是送礼。
  这支庞大的拜年队伍的组成者既有基层官员、职能部门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也有纯粹的经商者。他们进京城、赴省城、上县城,跑各自的领导部门,跑垄断行业的决策机关,以“ 沟通感情”,为感谢支持与继续支持、帮助与继续帮助而拜年。
  李岩秋说:“给上级部门和领导送礼是个很大的学问。因为你送轻了,人家觉得你没有诚意,送重了,又容易给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出奇出新就成了一个很大的挑战。”
  2002年春节,李岩秋刚到北京从事这个工作的时候,主要还是送一些家乡特产。到了2004年春节,李岩秋所在驻京办的“特产攻势”已经很难叫座了。他说,中部省市甚至送出了娃娃鱼这样的国家保护动物,“你再特特不过人家啊”。
  不仅是国家机关和中国企业送礼成风,许多外国企业在年关来临之时,也入乡随俗,对各个相关的部门进行礼品攻势。
   除了李岩秋这样为公送礼的人外,京城内外因私送礼的人也早就忙开了。前几年,送礼主要是实物和现金,而现在则有一些不同。
  在一家省级单位工作的王丰一直以来都是个默默无闻的人物,在经过高人点拨之后,他开始不断参与领导组织的赌博活动。而在3个春节输了几万块钱以后,王丰终于在而立之年升成了科长。他表示:“现在直接把礼物和钱拿到领导家,领导不一定敢收,但是他们有自己的变通之法,可以通过组织玩麻将来收取现金。”
  在牌桌上,像王丰这样的人就会把钱故意输给领导,而领导也心中有数,自然在收到钱后就会替下属的前途多考虑。
  即使是送实物礼,送礼人的创新意识现在也必须很强,否则就不算成功的送礼。近年来,体育健身器材成为了送礼的一个新热点。在北京市某局工作的李伟今年春节给领导买了一套网球用具,包括一把威尔逊的拍子、鞋等用具,“一共花了3000元钱,领导喜欢打网球,我就给买一套,大家都送,你不送不好”。
  事实上,网球装备还只是一般的礼品,比网球用具更为昂贵的是高尔夫球用具,近年来,这个东西也被人们争相作为礼品来送。一位销售人员称,一套高尔夫球用具价值33200元,真正的高尔夫爱好者大多买单品,比如,一个推杆;而买整套的基本就是送礼用的。
  据了解,很多购买者最后都会选择开“ 办公用品”的发票,达到用公家的钱送自己的礼的目的。据北京一家百货公司的工作人员透露,到年关之时,无论是送礼物给亲人,还是送给领导,一些有报销签字权力的人都会将这些东西开成“办公用品”“文体用品”“招待费”等名目繁多的项目,而商场为了自己的利益,对这种现象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发票照开钱照收。
   春节送礼高峰对商家来说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商机,由此,一个为送礼而生的产业也逐渐成熟,在这些中国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像一个洗钱的染缸一样,将公款私钱一并据为己有。
  某市驻京办的李岩秋透露,北京西单附近的一家高档礼品店有一种为送礼而生的产品──吉祥金条套装。这个套装里面包括一块包装精美的金条,一块据说是世界名牌的金表,还有一只金笔,总售价38888元,如果你愿意再加上5000元钱的话,店家还可以帮你在金条上打上名字。整个包装据说都采用了24K镀金,包装盒外还被打上了“ 限量销售1000套”的字样。
  李岩秋介绍说,这种礼物的销售并不公开,很多人属于慕名而来,许多人满世界想找一些能给受礼者印象深刻的礼物,而这种价格昂贵,又印上限量销售的礼品就很受欢迎。
  事实上,这种礼品很多时候都是由一个人买了送给他人后,又经过一些地下渠道回收,“包里的东西可能都经历了好几次当礼物的命运”。
  长期研究中国社会问题的社会学家李明水总结说,中国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送礼产业链,而作为源头的产商,在中国的几个重要传统节日,都会生产一些充满各种噱头,价格远高于价值的产品,最后的结果是应者众多,许多人都会很乐意走入这个圈套,因为他们更在乎的是礼物给人的新鲜感以及礼物给他们带来多大的面子,至于有什么用,就没有多少人关注了。
   在北京月坛南街做礼品回收生意已经5年的肖宁安从元旦过后就忙开了。之所以选在月坛南街开店,据肖宁安透露,“ 主要是因为这附近行政单位众多,可以保证货物来源”。
  他承认,这段时间是礼品回收的黄金季节,因为春节可以说是中国人送礼的最高峰。一般来说,肖宁安的店里以回收烟酒为主,因为这些东西的渠道已经比较通畅。他说,这几年新流行的一些礼品,由于回购后再卖出的渠道不是很多,所以他一般不做。
  肖宁安说,他做了5年生意后已经有一些固定的客户,其中以官员为主,他们平常收完礼品后,都会拿到他这来卖,比如一条中华烟,他能从中挣大概50元,而主要客户则是一些饭店、酒楼。有趣的是,很多时候饭店的高档烟也都是在公款吃喝的时候被买了送给在座领导的,领导拿了烟后,又会到他这来卖,形成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循环。
  去年春节,肖宁安在这个生意中赚了2万块钱,虽然他的买卖并不合法,但他还是打算继续在这个产业链里呆着。
   从生产到运输,再到销售,最后直至回收,如果按照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来看待今天中国社会的节日“ 送礼经济”,即便是再高明的政治经济学家,也会对节假日礼物中形成的送礼经济莫衷一是。固然有需要就有满足,但是一旦在市场化框架下放任其发展而不对送礼经济进行法律和道德上的约束,那么势必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引起对制度的藐视和道德的颠覆,这就是今天送礼经济的危机。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8/10025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