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渗透中国各个层面,中国总理温家宝大手笔往民怨较大的社会领域投钱,这方面的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几乎都在两成以上,充分显示其改善民生、缓解社会矛盾的用心。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今年激增171%,达493亿元。
医疗卫生支出也增加近39%,达1181亿元,而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51亿元,增幅约22%。
温家宝表示,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之一,而大笔资金投入将用于推进制度建设、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以及提高社会保障待遇。
中国医疗、教育、养老金制度问题重重,近年来不时遭舆论批评,“看病难、上学难、养老难”,甚至被称为是中国社会当前的“三座大山”。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张鸣说:“(中国政府)往民怨较集中的领域投钱,尽管(投资)不会这么快见效,但行动本身就有助于安抚民心、缓解一些矛盾。不过,当局在执行时必须透明有效,若操作有任何不当,就可能再激起民怨。”
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加大投入其实也有助于刺激内需保增长,很多学者此前就指出,无论减税、派发消费券都好,若人民觉得生活没有保障,就不会多消费,要刺激消费,也必须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对于中国人民最关注的就业问题,温家宝强调,“千方百计促进就业”,中央财政拟投入420亿元,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其中,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而农民工、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灾区劳动力等群体的就业也是当局所关注的。
张鸣说:“高校毕业生的失业人数到了今年中预计达1000万左右,尽管这个数字不比失业农民工多,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学生是较容易闹事的一群,而今年又是敏感的一年,因此他们的就业才会被放在突出位置。”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新措施包括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给予社会保险和岗位补贴;到农村基层服务和参军入伍,给予学费补偿和代偿助学贷款等。
张鸣认为,这些措施都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是“短期的紧急措施,治标不治本”。他解释说,这些措施都不够市场化,反而是行政手段,由政府出资提供职位,最终不会真正扩大市场吸纳毕业生的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