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北方1.61亿亩农田遭遇乾旱
日期: 09年02月2期

中国北方冬麦区正经受一场历史罕见的严重乾旱。据官方数据,截至22日,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甘肃、陕西等主产省小麦受旱1亿6100万亩(约950万公顷),其中严重受旱5320多万亩,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1亿3200万亩和5240万亩。全国已有接近43%的冬小麦遭受旱灾。

旱灾同时使393万人、194万头大牲畜出现饮水困难。气象部门认为,这次乾旱受旱面积大,程度重,还可能出现冬春连旱。

旱情使夏粮生产

面临严峻的挑战

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23日承认,旱情使中国的夏粮生产面临多年少有、极其严峻的挑战。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总理温家宝要求各级官员组织动员一切力量落实各项抗旱措施,争取夏粮有个好收成。

北京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北方旱情继续恶化,将严重影响今年的粮食产量,进而影响农民收入和农村稳定,使仍在金融危机阴影笼罩下的中国经济和就业形势雪上加霜。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22日在记者会上说,中国已经连续五年粮食增产,如果国际上有需要,中国会按照合理的价格适当地增加一部分粮食的出口,以保证全球的粮食安全。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旱情影响今年夏粮收成,中国的粮食出口计划肯定也会受到影响。

去年11月下旬以来,华北、黄淮、西北、江淮等地已经3个多月未见有效降水,较常年同期减少70%90%,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已接近或突破历史极值,北方麦区遭遇了多年罕见的秋冬连旱。目前,华北、黄淮、江淮、江汉等地普遍达到中到重度乾旱,部分地区达到特重程度。

河南安徽首次发布

乾旱红色预警信号

中央气象台预测,2月份华北、黄淮大部、江南东南部降水将较常年同期偏少20%50%,华北中南部、黄淮大部旱情还将进一步发展,一些地区将出现冬春连旱。如果出现冬春连旱,不仅将造成更大范围的枯苗死苗现象,而且会直接影响小麦的返青和起身拔节,进而对夏粮产量造成严重损失。

由于目前寒旱叠加、旱冻并存,一些地区出现大面积黄苗现象,有的甚至出现乾枯死苗。

河南省过去近三个月的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79%,加上气温偏高,河南小麦受旱面积已达总数的63.1%129日,河南省气象局首次发布乾旱红色预警信号,这是实行气象预警发布制度以来,河南省第一次发布乾旱红色预警信号。

安徽省淮北地区自去年10月下旬以来已经连续90多天没有有效降水,累计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近80%,成为1961年以来三个最严重乾旱年份之一,已达到乾旱极端气候事件的标准,为此安徽省气象局于21日首次发布了乾旱红色预警信号。

北京市已经超过100天没有有效降水,创下38年来的纪录。北京有关部门已做好进行人工降雨的准备。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7/97063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