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晚间,西安的汉服爱好者三十多人在大雁塔北广场举行祭月典礼,旨在重视民俗,提倡传统回归。夜凉如水,月色如华,一群花样年华的少男少女,交领右衽、宽袍大袖,一身典雅汉服,高扎发髻,进行著进位、上香、祭酒、读祝、分胙的祭月典礼。
祭桌朝南而放,月饼、石榴、一只香鼎,轻烟袅袅升起,两根红烛点燃夜空。一位青年男子担任赞礼,站立桌侧,主祭、执事、参祭者各就其位。祭月开始,赞礼者大声唱:“三上香”。执事星君递上三支香,主祭把香在蜡烛上点燃,向月鞠躬,再将香插于香炉中。如此三次。之后是“三祭酒”,主祭将酒轻洒在席前地上,重复三次。
接下是读祝环节。“世之万物,惟天惟大,月之神明,惟斯有灵……”网名为“彩云追月”的女孩子朗声诵读,随风传送。
据了解,这些汉服爱好者半数为“八0后”,有保险经纪人、研究生、老师、职业经理人、会计等,年纪最大的四十多岁,最小的只有十五岁。每次举办活动,均在网上发起筹备。
在西安博物苑供职的孙黎女士说,汉服影响中国历史几千年,他们这一群汉服爱好者,实际上是把复兴汉服当作载体,更深层次的是要提倡回归传统,恢复民俗。他们把这个当做是一种信念,就像现在为什么那么多人不遗馀力地复兴国学一样,都是抱著一样的信念去努力的。
另据报道,上海豫园也举行了汉服中秋赛诗会。丹桂飘香,中秋月圆,12日入夜,上海豫园九曲桥畔热闹非常,在此间一年一度的中秋赛诗会上,文人墨客手持折扇,身著汉服者捧得意诗稿,或五言或七绝,向众人高声吟诵。沪上民众重拾旧时古礼的过节方式,成为此间一抹动人的风景。
赛诗会上品月饼、观茶道、听戏曲、吟诗词等民俗节目,好像一桌荤素搭配的文化盛宴,吸引了众多中外人士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