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中国50年来的大型水利发电工程迫使1600万人迁徙,其中1000万人仍过着赤贫的生活。那么多的贫民反映政府协助库区农民的政策收效不大。
这些受影响的城镇居民和农民,原本生活在较富庶的河谷、坝子和平原上,现在都要搬到生产和生活条件很差的地方。而他们得到的补贴远远不够买新房。
以“ 脱贫、发展为目标”的水电工程,结果适得其反,甚至使一些原本较富裕的农民陷入贫困之中。
水资源问题专家、《中国水危机》一书作者马军说,农民收到一笔迁徙费后,一两年内便花光,变得身无分文,陷入贫困。
他说,不适当政策使他们在搬到城镇后无法享受城镇福利制度的利益。
他 以在云南距离怒江不远的澜沧江漫湾电站为例,指出漫湾的一些移民完全失去土地,虽改了城镇户口,却领不到城镇贫困补助,多数人的教育程度不高,就业机会很少,水电公司不考虑,政府事前也没想到这些问题,四川省瀑布沟即将迁移的10万人也面临这些难题。
他认为,这些问题是“ 大型水电工程的硬伤”。
他又说,对水电带来的生态与环境问题,见仁见智,但对库区移民的贫困问题和连带的社会安定问题,各界却有共识。
国内媒体7月份报道,中国贫困人口去年增加了80万人,大多数是农民。这是自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之后扶贫开发历史上的第一次。他们都生活在赤贫线下,年收入不及政府规定的人民币637元。
这些受影响的城镇居民和农民,原本生活在较富庶的河谷、坝子和平原上,现在都要搬到生产和生活条件很差的地方。而他们得到的补贴远远不够买新房。
以“ 脱贫、发展为目标”的水电工程,结果适得其反,甚至使一些原本较富裕的农民陷入贫困之中。
水资源问题专家、《中国水危机》一书作者马军说,农民收到一笔迁徙费后,一两年内便花光,变得身无分文,陷入贫困。
他说,不适当政策使他们在搬到城镇后无法享受城镇福利制度的利益。
他 以在云南距离怒江不远的澜沧江漫湾电站为例,指出漫湾的一些移民完全失去土地,虽改了城镇户口,却领不到城镇贫困补助,多数人的教育程度不高,就业机会很少,水电公司不考虑,政府事前也没想到这些问题,四川省瀑布沟即将迁移的10万人也面临这些难题。
他认为,这些问题是“ 大型水电工程的硬伤”。
他又说,对水电带来的生态与环境问题,见仁见智,但对库区移民的贫困问题和连带的社会安定问题,各界却有共识。
国内媒体7月份报道,中国贫困人口去年增加了80万人,大多数是农民。这是自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之后扶贫开发历史上的第一次。他们都生活在赤贫线下,年收入不及政府规定的人民币63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