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也是中国法定节假日调整后的第一个清明小长假的第一天。中国各地殡仪馆、公墓迎来清明节祭扫最高峰。民政部清明节办公室估计,4日全国群众祭扫总数超过1亿人。
据北京市民政局报告,4日北京市75个扫墓点共接待祭扫群众60多万人,疏导车辆8万8000辆,其中八宝山地区祭扫群众达11万8000人。上海市总共接待祭扫群众237万人,车辆18万9000辆,分别比去年清明节当日增加55%和93%。
中国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通知指出,今年是清明节被确定为全国法定节假日的第一年,群众集中出行祭扫现象将更加突出。为引导群众文明祭扫,确保祭扫安全,国办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确保清明祭扫安全,并要加强引导,树立文明祭扫新风尚。但今年的清明节祭扫仍出现许多异常现象。
祭祀用品出现文胸丁字裤
清明节无疑是祭祀品市场一年中生意最为红火的时期,从传统的纸钱、香烛、元宝到纸扎的“保姆”、“丫鬟”、“别墅”、“跑车”……“冥界”的生活节奏似乎与现实生活没有什么区别。四川一些售卖祭祀用品的摊点上今年还出现新品种:“机麻”、日臻逼真的成套“家用电器”。一位老板更表示,如果顾客有需要,还可提前订做“胸罩”和“丁字裤”。
“现在都倡导文明祭扫,烧“内衣”?!这完全是侮辱先人!绝不允许!”成都市民政局监察执法大队队长宋正祥表示,民政部门曾联合工商部门对宣传封建迷信的祭祀现象进行过多次清理,但由于“市场有需求”,部分市民尤其是老年人始终难弃钱纸、纸元宝等。
一座墓300万阴宅贵过阳宅
风景秀丽的太湖西洞庭山岛最西端,有一座名为“名流陵园”的经营性公墓,规模宏大,地理位置极佳。按公墓工作人员的说法,“这里三面环水,上有风,前有水,风水极好。”清明前,名流陵园销售的墓位面积超标,而且价格也贵得出奇,其中一座造价高达300万元的陵墓更是引人关注。
一名业内人士指出,陵园墓地的“乱象”由来已久,说到底,是由于陵园墓地开发的暴利引起的。“墓园用地一般是偏远山地,地价不高,一般每亩土地徵地费用不过数万元,加上平整、绿化投入每亩5万元,道路、花岗岩装修等投入最多5万元,折算下来,每亩土地成本不过20万元。”而公墓是免收营业税的,因此除去单个墓穴石料的钱和土地成本,开发商的利润近400%。
浙江公墓频发“阴间绑架案”
偷盗公墓骨灰盒的人起初敲诈家属,现在开始敲诈管理单位。由于公墓面积大、保安人手有限,防范盗墓贼比较困难。
杭州某公墓负责人一句“要是骨灰盒被偷,怎么向家属交待?”让看墓人倪某“开了窍”,竟夥同他人盗窃骨灰盒并敲诈管理单位5万元。当他们故伎重演,再次偷盗骨灰盒敲诈时被警方抓获。没想到,江苏人时某与在杭州某公墓做保安的老乡又受此“启发”作案,在偷得骨灰盒敲诈时被抓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