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国人不用再“跑项目”── / 《行政许可法》实施推动依法行政步伐
日期: 04年07月2期
  7月1日实施的《行政许可法》,宣告中国民众“跑”项目的历史结束。
  中国的民众常常把向有关部门单位申请许可称为“ 跑审批”。有时一个项目申请下来,要盖几十个乃至上百个公章,项目还没“ 审批”完,人已“ 跑”得精疲力尽。
  由于审批大权掌握在部分单位和个别人手里,不但影响了“ 效率”,而且滋生了腐败。
  行政法学学者应松年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的一次法制讲座中曾痛陈:全国性行政审批事项最多时达4000多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审批一般也在2000项以上;程序繁琐,效率低下,一项审批往往要经过几十道手续;审批条件不公开,程序不透明,审批文件语焉不详,常常搞得申请人往返奔波;此外,存在大量行政审批随意设置现象,将国家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
去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行政许可法》,直接向行政审批“开刀”。
  该法对行政许可的设定范围、种类、程序以及行政许可的检查监督、收费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从法律上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取消不必要限制;明确规定行政许可的范围和设定权限,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行政许可程序,杜绝施行行政许可过程中的“暗箱操作”和权钱交易。
  社会学者张童说,《行政许可法》标志着中国政府依法行政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彰显新一届政府打造“有限、透明、服务型政府”的决心。但他认为,《行政许可法》能不能执行好,关键还在于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能不能转变观念,真正地树立“依法执政”和“为民服务”的意识。
  中国社会问题学专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认为,《行政许可法》的实施是一个重大事件,具有重大意义,可以看作是中国法治政府建设的里程碑。胡星斗指出,《行政许可法》取消了地方政府大部分的设置审批的权力,只有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才有一些审批权力。
  “ 它有利于廉洁行政、高效行政……有利于克服政府组织牟利化、偏离服务性功能的倾向,有利于铲除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建设名副其实的‘大市场、小政府、适度政府’的市场经济体制、获得世界承认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地位,有利于打造法治政府和法治国家,有利于消解地方保护主义、树立中央的权威,有利于宏观调控、减少行政性调控措施、主要运用财政金融手段达到目标。”
  他认为中国新一届政府选择建立“法治政府”、颁布《行政许可法》作为建设民主、法治国家的突破口,既是大手笔、需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同时又可避免单纯突出民主建设所可能遇到的阻力和麻烦。
  不过,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执行会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姜明安指出,行政机关办事必须要有一套程序,否则,即使有了行政许可法,也难以避免暗箱操作,难以避免行政机关实施其它行政行为的恣意和滥权。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7/6726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