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的亚洲最大“慰安所”面临拆迁厄运。尽管中国媒体接连抨击,专家市民激烈反对,但南京市政府没有改变初衷,且拆迁办人员已经进驻,准备动手拆除。
在众多专家、市民和舆论一浪高过一浪的反对声中,南京市白下区拆迁办日前正式对辖区内的利济巷2号下发了拆迁令。包括《北京青年报》、《中国青年报》、上海《东方早报》在内的多家媒体再次质问:这个亚洲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日军慰安所旧址,这个具有极特殊的文物价值和警世意义的文史场所,怎么能像一处普通的危旧住房或违章建筑那样,仅凭拆迁办的一纸命令就一拆了之呢?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南京利济巷2号日前接到当地有关部门的正式拆迁通知,将在今年7月8日前被拆除。曾在去年因面临拆迁引起文史学家多方呼吁、后因朝鲜慰安妇亲自指认而备受瞩目的利济巷2号去留问题,在沉寂半年后,再次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话题。
据当地媒体报道,拆迁通知书是最近陆续发到居民手中的。根据通知书内容,“利济巷2号18号”为拆迁范围,拆迁截止日期为2004年7月8日;与此同时,南京市房产管理局颁发了相关“房屋拆迁许可证”,南京市白下区拆迁办的工作人员也已进驻该地区。
白下区房屋拆迁安置办公室证实了这个消息:“ 按照上级下达的工作计划,利济巷的拆迁将在一个多月后完成;目前,这一地区的大部分居民都已经搬走了。”
拆迁办表示,有关部门并没有将利济巷2号认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因此,在规划该地区拆迁范围时把它也包括在内。
自从利济巷2号面临拆迁窘境以来,包括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经盛鸿、南京医科大学教授孟国辉、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苏智良在内的众多慰安妇问题研究专家,都对此事表达了反对意见。
经盛鸿教授说,南京以前有不少“ 慰安所”遗址,现在已经被拆得没有几个了,而其中利济巷2号因其规模及留存程度又是最具特殊意义的。他说:“ 我们曾多次向有关部门提出不同意见,但是终究没能阻挡拆迁令的下达。”
《中国青年报》的文章认为,拆毁慰安所,就意味着“主动帮助”销毁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
在众多专家、市民和舆论一浪高过一浪的反对声中,南京市白下区拆迁办日前正式对辖区内的利济巷2号下发了拆迁令。包括《北京青年报》、《中国青年报》、上海《东方早报》在内的多家媒体再次质问:这个亚洲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日军慰安所旧址,这个具有极特殊的文物价值和警世意义的文史场所,怎么能像一处普通的危旧住房或违章建筑那样,仅凭拆迁办的一纸命令就一拆了之呢?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南京利济巷2号日前接到当地有关部门的正式拆迁通知,将在今年7月8日前被拆除。曾在去年因面临拆迁引起文史学家多方呼吁、后因朝鲜慰安妇亲自指认而备受瞩目的利济巷2号去留问题,在沉寂半年后,再次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话题。
据当地媒体报道,拆迁通知书是最近陆续发到居民手中的。根据通知书内容,“利济巷2号18号”为拆迁范围,拆迁截止日期为2004年7月8日;与此同时,南京市房产管理局颁发了相关“房屋拆迁许可证”,南京市白下区拆迁办的工作人员也已进驻该地区。
白下区房屋拆迁安置办公室证实了这个消息:“ 按照上级下达的工作计划,利济巷的拆迁将在一个多月后完成;目前,这一地区的大部分居民都已经搬走了。”
拆迁办表示,有关部门并没有将利济巷2号认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因此,在规划该地区拆迁范围时把它也包括在内。
自从利济巷2号面临拆迁窘境以来,包括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经盛鸿、南京医科大学教授孟国辉、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苏智良在内的众多慰安妇问题研究专家,都对此事表达了反对意见。
经盛鸿教授说,南京以前有不少“ 慰安所”遗址,现在已经被拆得没有几个了,而其中利济巷2号因其规模及留存程度又是最具特殊意义的。他说:“ 我们曾多次向有关部门提出不同意见,但是终究没能阻挡拆迁令的下达。”
《中国青年报》的文章认为,拆毁慰安所,就意味着“主动帮助”销毁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