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南海一号携800年珍宝重见天日
日期: 07年12月4期

  中国政府12月22日上午正式宣布,中国成功打捞起代号为南海一号的宋代沉船。这艘价值连城的南宋对外贸易商船,12月23日将进驻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特制的玻璃缸水晶宫进行人工防护。

  南海一号住进水晶宫

  12月22日上午10时20分,中国交通部广州打捞局人员在广东阳江东平镇岸外18海里的海域,通过4000吨的全回转打捞起重工程船华天龙号,将已经转进巨型沉箱的南海一号整个吊出水面,再放置到半潜驳船重任1601,然后缓缓驶向位于阳江市海陵岛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中国政府对南海一号文物的考察和打捞工作一直非常谨慎。直至2003年,中国文物部门确定对这艘古代沉船进行整体打捞的方案,整个打捞经费预估高达1亿5000万元。

  另外,广东省政府也直接拨款1亿5000万元,在粤西阳江市建造一座占地13万平方米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可收藏多达3万件文物。其中,更设置一巨型玻璃缸水晶宫南海一号将被安置在其中央,缸内将灌注海水,使其水质、温度都与沉船所在的海底完全一样。

  打捞是不计成本的疯狂举动

  1987年8月,中国和英国打捞人员意外发现了长30.4米、宽10米、高4.5米的南海一号沉船位置,并初步打捞出247件中国瓷器、铜器、锡器、镀金器和铁器。2002年3月,中国水下考古队又从这艘宋代沉船里打捞出金、银、铜、铁、瓷类文物4000馀件。

  今年1月31日,打捞现场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南海一号的船头朝向为西南240度,在没有发生侧翻的情况下,船体垂直沉没于海底。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员魏峻博士认为,按照船头朝向和所获得的文物,可以推断这艘商船当时应该是前往新加坡、印度等东南亚及中东地区进行贸易。魏峻根据已经出水的四枚年代不同的铜钱,分别为皇宋通宝、元硝宝和治平元宝,另有一枚字迹则模糊不清,推断南海一号大概沉没于南宋初年,可能为宋高宗时期。

  南海一号打捞、保存的总成本预计高达3亿元人民币,这样的代价是否值得?打捞方案一度被人评价为不计成本的疯狂举动

  广州市中国古瓷研究会会长赵自强认为,南海一号的考古价值是第一位的,而考古价值不能简单用金钱来衡量。

  即便算经济账,打捞也是值得的。赵自强回忆说,四五年前东南亚有一艘唐代沉船被打捞出水,有许多中国文物精品,打捞者有意以6亿人民币卖给中国。但中国博物馆当年资金有限,最后被新加坡一博物馆花5亿元人民币买走。

 

  【新闻纵深】

  值得期待的四大再现

  作为世界上发现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南海Ⅰ号上保存的6万至8万件文物让世人充满期待。专家表示,南海Ⅰ号的出水,至少能向人们再现南宋时期人类文明的四大景象。

  再现宋代瓷都繁华

  据介绍,南海Ⅰ号上最多的文物品种是瓷器,而已经出水的瓷器大部分是产自浙江龙泉、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镇等南宋几大名窑的瓷器,品种超过30种。

  再现宋人日常生活

  除了瓷器外,南海Ⅰ号也出水了金镯、腰带、漆盒、铜镜等饰物和生活器物,各种生活用品给人们留下巨大的研究和想像空间,掀开了800多年前古人生活的神秘面纱。

  再现宋代造船术

  南海Ⅰ号位于海面下20多米深处,被2米多厚的淤泥所覆盖,虽然历经800多年的海水侵蚀,但古船船体仍然保存完好,出水后将为破解宋代造船术、航海术等提供很多依据。

  再现海上丝绸之路盛景

  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一直以来大多是依据文献资料,实物资料相当稀少。专家认为,对南海Ⅰ号进行发掘和研究,可以复原和填补与古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密切相关的一段历史空白。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7/60791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