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新闻出版业拓宽融资渠道── / 中国媒体欲牵手民营资本
日期: 04年03月1期
  为推行新闻出版业改革,中国政府鼓励包括境外资本在内的民营资本,进入中国新闻出版业。
不过,这些资本必须是在“ 政策许可范围内”加入。而新闻媒体和重要出版单位的编辑部门仍不对外融资。获得批准吸纳“ 社会资本”的新闻出版企业,必须确保国家控股。同时,“投资方不能参与宣传编辑业务”。
  中国新闻与出版总署署长石宗源最近在接受中国一份报刊访问时透露上述信息。尽管鼓励新闻出版业拓宽融资渠道,他强调融资问题“ 在新闻出版领域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而且也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举措,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的文化安全,必须慎重稳妥、有序进行”。
  据报道,中国国务院在1月初发出文件,放宽对新闻出版业的管制,允许私营资本进入这个长期由国家掌握的领域。去年四五月份,有关部门也曾经提出允许外资和民营资本进入报刊业务的改革方案,但是因为发生非典疫情,使得有关方案后来被搁置。
  中国通过的报刊业改革方案,以地区和媒介集团为试点进行。共有9个省市和21个新闻出版单位获选作为改革的试点。
  不过,由于改革牵涉利益分配,也牵涉石宗源上面所提的政治层面的考虑,因此有关部门对改革的步伐态度审慎。
  报刊媒介原来归中共中央宣传部掌管,不过因为涉及产权问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资产管理委员会目前也积极推动这方面的工作。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教授预测,报刊业改革所碰到的问题会逐渐通过试点和社会磨合的方式,最终得到解决。他说:“我想这个时间表不会超过3年、4年、5年。”
  推行改革时,掌权者往往也会担忧资本进入会影响政治格局,成为“ 捣乱”的因素而显得犹疑。对此,喻国明分析,按照国际惯例,资本进入媒介是一种惰性的力量,将会阻碍社会变革,逐渐使市民口味庸俗化。事实上,资本投入之后,往往因为必须通过遵循政治的规则来使自己经济上得到保障,而在政治上选择走中间路线。
  喻国明说:“它不会在政治上开玩笑,它最多是庸俗,平庸,绝对不会在政治上给你冒险。政治上冒险对他们来说,代价很大”。
目前,虽然私营企业没有正式进入报刊编辑领域,但业界也有人担心,私企可以利用官商之间的关系,通过有关的宣传部门影响中国媒体的报道,维护企业的利益。
  学界称此为“ 双封建制度”,即媒介一方面被政治权力牢牢地把握着,另一方面又有了新的“ 婆家”,为大资本、大企业所控制。在这个情况下,大企业实际上不是按照市场规则进入到媒介控制格局,而是藉助政治关系进入媒介控制格局当中。
官方紧抓内容编辑的权力不放,但中国报刊媒体其实也出现了“ 前门紧闭,后门洞开”的局面,因为一些报刊媒体实际上已经让港台的资本参与广告、发行的业务。
  对此,喻国明教授指出:“在发行资源、广告资源和其他的经营层面,它都不设防,限制比较少。但媒介产业是个环环紧扣的产业链,在其他因素都已经资本化、市场化的过程当中,它不可能对中间的内容业务本身不产生任何影响。”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7/464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