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14时30分,修建于1957年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102团八一水库,因管涌造成坝体受损、局部坍塌,其时水库蓄水量为2300万立方米,洪水从大坝缺口汹涌而出。
截至23日15时,受水灾威胁的13800名群众安全撤离,无人伤亡。至24日18时,库区水位已由最高时的6米下降到2.1米,水势回落渐趋平稳,险情得到基本控制。
农历除夕出现大险情
八一水库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102团团部以南1.5公里处,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平原水库,设计库容量为3000万立方米,年均调水5000万立方米。
由于修建年代已久,加之大坝为均质土坝,八一水库此前已经被水利部门列为病险水库,并于2003年7月开始进行除险加固,计划于今年汛前完工。由于新疆冬季寒冷无法施工,遇险前工程处于停工状态。
发现险情后,102团组织人员在水库水面上破冰,希望冰块能堵住大坝漏洞。由于冰层有40多厘米厚,等到破冰完成后,因水势过大,人们已无法下水堵漏。
除102团1000多人迅速投入抢险外,附近的团场职工群众和武警战士、民兵也参与抢险。由于附近缺乏大型施工机械,取土极为不便,人们只能冒着严寒,徒劳地肩扛手提运送砂石堵漏,眼睁睁地看着决口越来越大,大水咆哮而出,向着人口密集的102团团部方向冲去。
至21日傍晚,出水口直径已达8米,险情进一步扩大。到22日,出水口最大下泄流量每秒500立方米,水流速度每秒5米。
灾区万人紧急撤离
八一水库离农六师102团团部梧桐镇很近,团场一位干部说,这是“悬在头顶的水缸。”险情发生后,面临洪水直接威胁的有14连、1连、5连和团部一万多人,他们需要紧急疏散。
从灾区撤出的段进喜回忆说,21日20时30分左右,团场领导通过有线电视、高音喇叭,一遍遍命令职工群众紧急撤离,到处都能听到干部指挥撤离的喊叫声,要求大家不要存侥幸心理,服从命令立即撤离。
据五家渠市农业局一位干部介绍,他们在21日21时左右,接收到第一批灾民,随后各种交通工具拉着灾民像潮水一般涌进市区。
在撤离过程中,102团团部附近所有能调动的车辆全部被征用,指挥人员尽可能按照距离水库的远近次序,有组织地疏散群众。截至22日14时,离水库最近的7500多名群众已被安全疏散;至23日12时,共有13800多名群众被撤离到邻近的五家渠市。
各方携手排除险情
23日11时,抢险现场大雾弥漫,气温约为零下30摄氏度,树枝上结满了霜花,水库里到处是断裂的冰块。当地驻军、武警、公安、民兵参战人员紧张地搬运砂石,人们呼出的热气很快在自己的帽檐上凝结成霜。现场的所有人员已是两个晚上在严寒中度过了。
截至24日20时,八一水库蓄水量已下降到203万立方米,其中绝大部分是冰块;水库出水口水量已经很小,对附近居民不再构成威胁。由于102团团部房屋未受浸泡,此地被疏散的2568名干部群众24日率先开始回迁。
截至23日15时,受水灾威胁的13800名群众安全撤离,无人伤亡。至24日18时,库区水位已由最高时的6米下降到2.1米,水势回落渐趋平稳,险情得到基本控制。
农历除夕出现大险情
八一水库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102团团部以南1.5公里处,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平原水库,设计库容量为3000万立方米,年均调水5000万立方米。
由于修建年代已久,加之大坝为均质土坝,八一水库此前已经被水利部门列为病险水库,并于2003年7月开始进行除险加固,计划于今年汛前完工。由于新疆冬季寒冷无法施工,遇险前工程处于停工状态。
发现险情后,102团组织人员在水库水面上破冰,希望冰块能堵住大坝漏洞。由于冰层有40多厘米厚,等到破冰完成后,因水势过大,人们已无法下水堵漏。
除102团1000多人迅速投入抢险外,附近的团场职工群众和武警战士、民兵也参与抢险。由于附近缺乏大型施工机械,取土极为不便,人们只能冒着严寒,徒劳地肩扛手提运送砂石堵漏,眼睁睁地看着决口越来越大,大水咆哮而出,向着人口密集的102团团部方向冲去。
至21日傍晚,出水口直径已达8米,险情进一步扩大。到22日,出水口最大下泄流量每秒500立方米,水流速度每秒5米。
灾区万人紧急撤离
八一水库离农六师102团团部梧桐镇很近,团场一位干部说,这是“悬在头顶的水缸。”险情发生后,面临洪水直接威胁的有14连、1连、5连和团部一万多人,他们需要紧急疏散。
从灾区撤出的段进喜回忆说,21日20时30分左右,团场领导通过有线电视、高音喇叭,一遍遍命令职工群众紧急撤离,到处都能听到干部指挥撤离的喊叫声,要求大家不要存侥幸心理,服从命令立即撤离。
据五家渠市农业局一位干部介绍,他们在21日21时左右,接收到第一批灾民,随后各种交通工具拉着灾民像潮水一般涌进市区。
在撤离过程中,102团团部附近所有能调动的车辆全部被征用,指挥人员尽可能按照距离水库的远近次序,有组织地疏散群众。截至22日14时,离水库最近的7500多名群众已被安全疏散;至23日12时,共有13800多名群众被撤离到邻近的五家渠市。
各方携手排除险情
23日11时,抢险现场大雾弥漫,气温约为零下30摄氏度,树枝上结满了霜花,水库里到处是断裂的冰块。当地驻军、武警、公安、民兵参战人员紧张地搬运砂石,人们呼出的热气很快在自己的帽檐上凝结成霜。现场的所有人员已是两个晚上在严寒中度过了。
截至24日20时,八一水库蓄水量已下降到203万立方米,其中绝大部分是冰块;水库出水口水量已经很小,对附近居民不再构成威胁。由于102团团部房屋未受浸泡,此地被疏散的2568名干部群众24日率先开始回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