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侦破一起中共执政以来规模最大的地下钱庄洗钱案件,涉案金额达50亿元人民币。今年前十个月,在上海发生的金融可疑交易也超过去年,凸显在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反洗钱工作日益重要,也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条件。
中国人民银行(央行)上海总部新闻处发言人受询时透露,央行上海总部是在去年底至今年初,在上海市公安及工商等部门协同下,侦破了上述总额达50亿元的洗黑钱案件。不过,他不愿意透露更多详情。
央行上海总部公开的资料显示,今年前十个月,它累计收集的人民币可疑交易报告达10万多份,累计收集外汇大额资金交易超过97万笔,而外汇可疑交易达58万多笔。
另外,就2005年和2004年比较,去年发生在上海的金融可疑交易数目激增。去年,央行上海总部累计收集人民币可疑支付交易达6万7000多笔,比2004年增长了338倍;去年收集外汇大额交易报告93万8000多笔,同比增长2.11倍;收集外汇可疑资金交易报告28万2000多笔,同比增长15.76倍。
上海市政府11月底刚宣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一五”规划,包括基本形成适合国内外投资者共同参与的、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市场体系;基本形成与中国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金融产品创新和交易中心,以及基本形成符合国际通行惯例、规范有序的交易制度和法律体系等金融发展环境。央行上海总部公布的上述各种反洗钱数据,相信是要进一步体现上海要建设安全可靠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决心。
据介绍,今年3月,上海跨部门反洗钱工作协调机制正式建立。经过与公安、工商等部门的密切合作,央行上海总部反洗钱监测分析水平逐步提高,外汇大额可疑支付交易数据报送量也因此迅速增加,有助有关部门在主动发现反洗钱信息和破获重大犯罪案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今年较早在上海破获的一起中共执政以来规模最大的地下钱庄洗钱案件,就是一例。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今年11月14日曾签发和发布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和《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央行当时称,这两则规定的出台有助于进一步预防洗钱活动,规范反洗钱监督管理行为和金融机构的反洗钱工作,维护金融秩序。这两则规定将适用于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各种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