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狗年春节: / 浓浓年味中透出时代气息
日期: 06年02月1期

京城庙会生动展现春节民俗
   今年春节,北京大大小小有20多个庙会。作为春节的传统节目,每年一度的庙会既是节日里最张扬喜庆的一道风景,也象征着一种贺岁仪式。庙会作为北京人的“狂欢节”,今年闪现出许多新亮色,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外游客,几乎所有京味文化都可以在这里觅得踪迹。
   历史悠久的厂甸庙会今年打出“民俗当家”的招牌。“天桥中幡”、“抖空竹”、“五斗斋高跷秧歌”,“运河龙灯”、“花钹大鼓”、“童子老会”等这些濒危的民族民间文艺,把游客拉入历史岁月。
   在大观园红楼庙会上,从传统民间花会创新、衍生而来的新型花会从社区跳到了大观园。易拉罐秧歌、新式花棍、撇扇、“欢天喜地”、“椿树之春”这些曾远赴巴黎、韩国表演盛赞而归的新型社区花会竞相表现与传统花会截然不同的新民俗魅力。
   除了传统庙会活动外,今年庙会还把年轻朋友喜爱的“嘉年华”、“摇滚、街舞”表演引入进来。富有朝气的青年学生们一边玩,一边领略悠远的京味文化,大饱眼福。值得一提的还有以“洋”为主的北京洋庙会,它让北京人不出国门便能领略到异域风情。家住石景山的刘先生说,在洋庙会上,看洋景、听洋曲、品洋味,通过异国风情舞蹈、欧美经典音乐、西方民俗表演和儿童卡通剧等异国风韵,“洋味一年比一年浓了”,逛洋庙会真是开了眼界。
   “春节,这个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民俗节日包含了诸多涵义:团圆,欢庆,祥和,平安。”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感叹道:“民族的亲和力有很多是靠我们的民俗维持下来的。民俗不是看的,而是与我们紧密相连的。”

互联网撞击“中国年”传统习俗

   当今世界尊崇人数最多、起源历史最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中国春节,正在经历着一场“新技术革命”,其内容繁复的传统习俗越来越多地受到互联网的撞击。1月29日是中国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即大年初一。对于10多亿中国人及海外华人而言,张贴年画窗花、燃放焰火爆竹、穿戴全新服饰、烹饪祈福饭食、登门拜年祝愿、祭灶守岁求安、沿街舞狮挥龙,以及其它趋吉避邪等传统习俗,必定是人人难以割舍、历久不破的过年“图腾”。
   然而,在许多年轻一代的眼中,不少的传统年俗已不够时尚和前卫,“网上过年”开始流行、似乎更具吸引力和更有“年味儿”。21岁的南京大学三年级学生唐建家住一千多公里外的西安市,他留校过年。唐建说:“我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在网上大拜年和放鞭炮。”自从离家上学后,大年初一向长辈们下跪叩头贺新年的规俗,唐建就再也没有“履行”过,他一直通过互联网发送文字和各种象征性的图标传递拜年祝福。他父亲说:“我不习惯也不喜欢这种方式,很想儿子过年回家与我们团聚。”用传统中国人的眼光看来,在辞旧迎新时不能举家团圆是严重的缺憾甚至是禁忌。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速度令人惊讶。一项最新的统计数据说,中国网民已达1.2亿,即约10%的中国人使用计算机上网。

中国百姓开始为“礼”所困

   春节前几天,济南一所高校的老师王霞就开始为给家人买礼物发愁。“花钱不是问题,但要让每个人都收到一份合适的礼物,实在不容易。”王霞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百姓像王霞一样开始为“礼”所困。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尽管物质比较匮乏,但每逢春节亲戚之间互相拜年还是必不可少的。丁先生回忆说,过年为了给亲戚朋友送礼,只能准备几盒饼干或几根油条,装在篮子里作门面,每走一户就象征性地留下一点。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老百姓已开始进入一个送礼多元化的时代。今年春节,38岁的王霞为父母准备了一张健康卡,拿着它可以随时去大医院享受查体服务,还可以免费听专家保健知识讲座,进行咨询。除了健康卡之外,也有人给朋友送健身卡,给女士送美容卡,许多年轻人还会为父母送上一张家政卡,让父母轻轻松松过个年。

长春餐饮推出年夜饭大礼包

   1月28日晚上,住在长春都市花园的夏女士过了一个最轻松的除夕──年夜饭有一小半菜都是“外卖”。这都得益于长春市一些餐饮服务企业推出的“年夜饭大礼包”。
   这些“礼包”有很多种,一类是真正的礼包,如某食品公司将传统的卤菜加工好以后,用真空包装,回家只需简单加热即可食用;另一类是“外卖的年夜饭”,如一家餐饮企业提供的鸡汤预订服务,免去了一些家庭熬鸡汤的费时费力;还有一类则是“?舨朔?瘛钡摹霸銮堪妗保?缫患揖频晖瞥霭氤善凡穗龋?丶乙仓恍杓尤燃纯墒秤谩?br>    夏女士说,“现在大家都时兴上酒店吃年夜饭,可要想订一桌年夜饭实在太难了,而且心里也怕萝卜快了不洗泥,总觉得还是家里打理更放心一点。所以,现在的这种服务更折衷一些,既可以让我轻松一点,又能在家里吃年夜饭”。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7/15817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