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展开始在国家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市民首次可以近距离接触“神六”返回舱以及费俊龙、聂海胜的航天服等珍贵实物。一些飞行秘密也在这次展览中揭开。
据主办方介绍,“神六”返回后,返回舱一直在航天城展出,但展览的对象只是各级领导和航天集团内部的员工等。此次展览,国博专门从中华航天博物馆请来了4名专业航天讲解员为市民介绍展出物品情况,中科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一些参展单位也有技术人员在展场答疑。
7日向公众展出的“神六”返回舱与电视和照片中出现的形象不同,其表面并不是光滑的金属结构,而是像蜂窝一样,由数万个正六边形组合而成的“烧蚀层”。据返回舱的制造方北京卫星制造厂技术人员介绍,返回舱表面的“烧蚀层”设计是出于耐高温和防震考虑。
据介绍,这个焦面是返回舱下降时对着地球的面,在“神六”正常落地后,由于受风力影响,主降落伞曾拉动返回舱改变原有姿态,并与地面发生一定碰撞,这使返回舱表面出现了一些裂缝。北京卫星制造厂技术人员介绍说,相比前几次发射,“神六”落地是最完美的一次,表面出现裂缝在正常范围内,而且由于内部座椅的防震设计,飞行员着陆后安然无恙。
神六返回舱表面有多处裂缝
日期:
05年12月3期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7/15033
Copyright© 中文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