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国广电总局再度发令 / 主持人不得模仿港台腔
日期: 05年09月4期
      “我好好感动”,“真的很不错的耶”……这些听了让人直起鸡皮疙瘩的主持人发嗲广告,终于有望被清理了。中国国家广电总局9月13日正式发布《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自律公约》通知,重申禁止电视台和电台主持人使用港台腔、方言和不必要的外语,违者将遭“下岗”处罚。
      这是继国家广电总局去年12月发布《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后,官方再度高调限制电视和电台主持人的言行。除了明令限制外,官方不久前还专门在北京举办主持人“脱俗培训班”,严禁主持人模仿港台腔、穿奇装异服等“低俗”行为。
      但官方的努力似乎没有收到成效。北京《竞报》14日报道,近两年,中国内地主持人用语一直存在港台化倾向的问题,而且大有泛滥之势。“现在只要打开电视或收音机,观众就会发现,‘哇……耶’等港台化的语气词不经意间从内地主持人嘴里蹦出来,甚至原本以大气儒雅自居的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现在也有发嗲的趋势。”
      为制止这股风气,《公约》特别要求,“除特殊需要外,一律使用普通话,不模仿港台腔及其表达方式。”主持人随意夹带外语、用方言播报的现象也在明令禁止的范畴之内,“不模仿地域音及其表达方式,不使用对规范语言有损害的口音、语调、粗俗语言、俚语、行话,不在普通话中夹杂不必要的外语。”
      《公约》还要求主持人“在服饰、发型、化妆、声音、举止上要与节目定位相协调,大方得体,拒绝媚俗”,“言谈举止要得体,活泼而不轻浮,亲和而不失礼仪,感情真挚而不煽情挑逗”。
      中国传媒大学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学者说,在收视率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无论是“准则”还是“公约”对主持人的约束都很有限,不然也不会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发布两个内容相似的规定来约束主持人。
      这名学者说:“说一千、道一万,观众的认同程度才是评判一个节目好坏的最重要标准。在中国,观众与官方对一个节目的评价往往有很大的差距。例如不久前湖南电视台打造的《超级女声》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却几次险遭官方封杀。”
      《公约》还要求主持人“不从事广告和其它经营活动,不从事未经本单位批准的节目主持、录音、录像、配音及以个人赢利为目的的社会活动”。
      但有主持人对这项要求质疑说,现在主持人的工资不高,开销却很大,每天还要穿得光鲜亮丽出现在观众面前,不让拍广告根本没法应付日常开销。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7/13602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