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一支业余登山队在攀登西藏海拔6206米的启孜峰过程中,来自上海的队员庄东辰起床后自感身体不适,带队教练将他放入随队携带的高压氧舱。庄东辰一度反应良好,随后由两名工作人员护送下山。在下撤到海拔4900米高度时,庄东辰突然倒地,不省人事,虽经抢救、增氧,但未能奏效,不幸身亡。
5月5日,曾和庄东辰一起登过乞力马扎罗山的山友曾雪松介绍,今年2月10日他们一行17人出发去非洲攀登海拔5895米的乞力马扎罗山,庄东辰50岁,是队伍中年纪最大的一个。“ 2月16日那天,当地向导要求我们每个人好好检查一下身体状况,因为那里离顶峰还有两个半小时的路程。当时我和几个山友都在犹豫,最后我决定不登顶了。但庄东辰特别坚定:‘我一定要去。’后来在下撤的时候我又遇到他,我问他:‘ 登上顶峰了吗?’‘ 我登上了!’他开心地回答,状态很好,看不出任何不良反应。当天中午,我们全体队员在4700米突击营地的一个木屋里休息,大家都说笑着,他一个人躺在床上忽然说:‘今天是我50岁的生日……’”
“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很多人都会出现高山反应的症状,海拔5000米以上高山反应会更加明显。”5月5日,医学专家李舒平表示,急性高山反应的主要症状是头疼、恶心呕吐、睡不着、吃不下以及呼吸困难等等。另一种比较严重的高山反应表现为肺水肿、脑水肿、心肌梗塞以及由于心肌缺氧而导致的心肌坏死。严重的高山反应是导致登山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医生说,遇到严重高山反应的病人,除了采取加压的措施以增加供氧需要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将病人及时下撤到安全地区。
5月5日,曾和庄东辰一起登过乞力马扎罗山的山友曾雪松介绍,今年2月10日他们一行17人出发去非洲攀登海拔5895米的乞力马扎罗山,庄东辰50岁,是队伍中年纪最大的一个。“ 2月16日那天,当地向导要求我们每个人好好检查一下身体状况,因为那里离顶峰还有两个半小时的路程。当时我和几个山友都在犹豫,最后我决定不登顶了。但庄东辰特别坚定:‘我一定要去。’后来在下撤的时候我又遇到他,我问他:‘ 登上顶峰了吗?’‘ 我登上了!’他开心地回答,状态很好,看不出任何不良反应。当天中午,我们全体队员在4700米突击营地的一个木屋里休息,大家都说笑着,他一个人躺在床上忽然说:‘今天是我50岁的生日……’”
“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很多人都会出现高山反应的症状,海拔5000米以上高山反应会更加明显。”5月5日,医学专家李舒平表示,急性高山反应的主要症状是头疼、恶心呕吐、睡不着、吃不下以及呼吸困难等等。另一种比较严重的高山反应表现为肺水肿、脑水肿、心肌梗塞以及由于心肌缺氧而导致的心肌坏死。严重的高山反应是导致登山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医生说,遇到严重高山反应的病人,除了采取加压的措施以增加供氧需要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将病人及时下撤到安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