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两会”代表热议“ 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 进一步加快东部发展”等流行话题之际,被戏称为“ 不是东西”的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安徽和山西6省却在担忧“中部塌陷”的严峻现实。
来自北京和中部6省的部分学者3月10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 中国中部崛起研讨会”,呼吁高层赋予中部与东部、西部和东北同等的优惠政策,把加速中部发展的具体方案列入正在制定的“ 十一五”规划,促进中部崛起。
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后,在前领导人邓小平“ 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沿海经济战略推动下,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和山东等东部沿海省份已基本完成了工业化,正力争率先实现现代化;1999年以来,中国高层又先后提出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的口号,并在投资和政策上向西部和东北各省倾斜,而多数为农业大省的中部六省却没有享受相应的优惠,致使近年来中部的发展速度不仅明显落后于东部,甚至也赶不上基础设施薄弱的西部。
面对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大振兴的“ 夹击”,一些中部省份的官员和学者惊呼,中部各省已经落入“ 中部塌陷”的被动境地,如不采取措施,中部经济会进一步“塌陷”。
为安抚中部地区,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去年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制定中部崛起规划。
但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陈栋生3月10日指出,目前,中部崛起依然是“有方针,无政策”,中央应该仿效“ 西部开发办公室”、“ 振兴东北办公室”,尽快成立一个由副总理挂帅的“中部崛起办公室”。
陈栋生说,一旦有了“中部崛起办公室”,中部6省今后到“ 中央大衙门”办事的时间和成本将大为降低。
他认为,制定中部崛起规划已经不能再拖延,必须赶上官方正在制定的“ 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2006至2010年)”,“赶不上这趟末班车,规划再好也没有用。”
中部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和江西6个省份,土地面积102万8600平方公里,占中国的10.7%;人口3亿6310万人,占中国人口的28.1%;2003年生产总值2万6349亿元人民币,占中国的22.5%。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中国各地竞相进行区域开发虽然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一谈到区域开发,各地往往把眼睛盯在向中央要政策、要拨款、要项目上,但无论是优惠政策还是大项目最终都要靠钱来支撑,中央很难拿出这么多钱去满足这些要求。
来自北京和中部6省的部分学者3月10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 中国中部崛起研讨会”,呼吁高层赋予中部与东部、西部和东北同等的优惠政策,把加速中部发展的具体方案列入正在制定的“ 十一五”规划,促进中部崛起。
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后,在前领导人邓小平“ 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沿海经济战略推动下,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和山东等东部沿海省份已基本完成了工业化,正力争率先实现现代化;1999年以来,中国高层又先后提出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的口号,并在投资和政策上向西部和东北各省倾斜,而多数为农业大省的中部六省却没有享受相应的优惠,致使近年来中部的发展速度不仅明显落后于东部,甚至也赶不上基础设施薄弱的西部。
面对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大振兴的“ 夹击”,一些中部省份的官员和学者惊呼,中部各省已经落入“ 中部塌陷”的被动境地,如不采取措施,中部经济会进一步“塌陷”。
为安抚中部地区,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去年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制定中部崛起规划。
但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陈栋生3月10日指出,目前,中部崛起依然是“有方针,无政策”,中央应该仿效“ 西部开发办公室”、“ 振兴东北办公室”,尽快成立一个由副总理挂帅的“中部崛起办公室”。
陈栋生说,一旦有了“中部崛起办公室”,中部6省今后到“ 中央大衙门”办事的时间和成本将大为降低。
他认为,制定中部崛起规划已经不能再拖延,必须赶上官方正在制定的“ 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2006至2010年)”,“赶不上这趟末班车,规划再好也没有用。”
中部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和江西6个省份,土地面积102万8600平方公里,占中国的10.7%;人口3亿6310万人,占中国人口的28.1%;2003年生产总值2万6349亿元人民币,占中国的22.5%。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中国各地竞相进行区域开发虽然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一谈到区域开发,各地往往把眼睛盯在向中央要政策、要拨款、要项目上,但无论是优惠政策还是大项目最终都要靠钱来支撑,中央很难拿出这么多钱去满足这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