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的北京白领廖雯周末与朋友聚会时,无意中看到3月刚出版的新书《中国不高兴》,第一次接触让她颇为吃惊:“现在还有人出这样的书?”
让廖雯感到意外的,是这些宣称“不高兴”的作者说,中国与整个西方世界的关系面临彻底摊牌的局面,中国国力跃进使西方对华的遏制日益明显,因此中国需要与西方“有条件地决裂”。至于华尔街的金融衍生品,也是西方“粉碎中国工业化成果”,操控中国的工具。
不过,支持《中国不高兴》的读者也不乏其人。尽管没有统计数字说明,在中国成年知识群体中与廖雯感受相近的占多大比例,该书的支持者又有多少,但有一个事实是:高调表态“不高兴”的书在国内市场上来势汹汹,一问世即成为媒体热议话题。
《中国不高兴》第一次印刷就10万册,据作者之一宋强说,销售情况不错,刚上了渖阳新华书店销售总榜第二名。它在售卖左派书籍的大本营里尤受欢迎。北京“乌有之乡”书店店员说:“卖得很快。”
由互联网与传媒时代中的网络弄潮儿、知名电视评论员、自由撰稿人宋晓军、王小东、黄纪苏、宋强以及刘仰合写的《中国不高兴》,副题是“大时代、大目标及我们的内忧外患”。
作者们在接受其他媒体访问时指出,该书是根据即兴谈话记录成文,修改后所做,目的是“刺激、鞭笞、唤醒”当代中国知识分子。
这部文集内容分三部分:“中国为什么不高兴”,“中国的主张”,“放下小菩萨,塑伟大之目标”。书名到基调延续12年前曾引起轰动的《中国可以说不》,因此被形容为《中国可以说不》的续篇。
将《可以说不》与《不高兴》衔接起来,有一条轨迹清晰可见:12年前的中国人抱怨国家丧失自我,沦为美国文化的橱窗;而今天的作者提出中国要在世界上“持剑行商”,公开占有与自己块头相称的地位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