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去年社会捐赠半数来自个人
日期: 09年03月3期

  中国社会捐赠总量去年创下纪录,达1070亿元,其中一半来自国内个人捐赠。志愿者人数也同时大幅增加,显示中国社会动员主体开始摆脱单一的国家特徵,逐步趋向个人民间

  中国政府311日发布年度慈善捐助报告,为中国第一次以官方报告的形式发布慈善捐赠年度情况。类似的报告去年曾以半官方形式试水出台,但官员私下透露,今年报告涉及救灾捐赠金额史无前例,面对社会公示要求的压力也史无前例,故今年正式采用民政部官方发言人机制进行公示。

  清华大学政治学讲师何建宇认为,这种国家趋向个人自下而上的新社会动员体系,形成了强大的民间舆情压力。政府在压力驱动下,开始进一步透明化和公开信息,特别是救灾善款的流向和使用。

  报告显示,中国国内个人捐款约458亿元,占社会捐赠总量的54%,首次超过企业机构捐赠的388亿元。其中,约408亿元流向四川汶川地震救灾和重建。

  何建宇分析,这些数据折射出中国社会的显著变动:民间可支配资源增多,支配方式多样化,社会阶层更复杂,社会动员主体多元化,个人和民间组织力量日益活跃。

  对于10年前甚至20年前的中国民众来说,遇到自然灾害,提到捐款,必然就是单位捐款。如1998年的长江水灾,中国国内大量的捐赠是依托各级单位”“自上而下的发动完成。随著个体、私营经济日益活跃,带有强烈国家色彩的强制捐赠手段如今逐渐退出社会活动舞台。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许多中国民众是自愿、自发地进行捐赠,据北京、上海、重庆等城市的社情调查显示,90%以上的受访者均表示向灾区捐过款物。与此同时,很多草根NGO(非政府组织)或境外NGO也成为他们新的捐款支配渠道。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7/100039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