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等中央领导人,在戊子年春节前夕亲临冰雪灾害前线指挥救灾工作,温家宝曾留在江西南昌,和滞留当地回不了家的大学生一起吃年夜饭。
据报道,在2月5日和6日(大年三十)两天,胡锦涛到了广西桂林,深入到灾情严重的山区农村和担负抗灾救灾重任的基层单位,实地了解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的落实情况,慰问灾区各族干部群众。
在胡锦涛前往桂林视察的同时,温家宝也到了贵州和江西两个重灾省份指导救灾工作。
此前几日,常委会的几乎所有常委都分赴不同受灾省份视察,凸显当局对于灾情的高度重视。在这段时间惟一没有离开北京视察灾情的常委吴邦国,则在北京视察国家电网公司。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也在2月3日召开会议,讨论中国南方大雨雪灾难的救灾工作,会议强调要“千方百计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
由中共总书记胡锦涛主持的会议听取了各常委近期到南方灾区考察灾情和抗灾救灾工作的情况报告,认为“抗灾救灾的形势依然严峻、任务十分艰巨”。
会议表示,做好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这三方面工作,“关系抗灾救灾斗争全局”,同时要求官员“坚持讲政治、讲党性、顾大局,坚守岗位,身先士卒”。
灾区民众以及滞留返乡途中的春运旅客也是会议关注的重点,政治局常委会要求地方官员要安排好受灾民众的生活,“使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会议除了强调要做好经济运行调节、煤电油运调度和安全生产等工作,也提出要做好“舆论引导、社会治安”工作。
外媒评论,北京应对雪灾比“非典”时大有进步。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月7日载文《中国对大雪危机的回应:更大的公开性、支持度》。文章说,2月2日,温家宝在一周内第二次到访严重受灾的湖南省,他表示“我对大家说的是我们有信心,有勇气,有能力克服这场严重的自然灾害。”牛津大学中国观察员曾锐生表示,这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姿态。政府曾部署军力控制数百万滞留火车站的旅客可能造成的动荡,而这种政治姿态则改变了政府最初的这种调子。而且随著时间推移,它似乎得到回报。尽管那些旅客愤怒、失望,而且由于缺电,数百万人过著极不舒服的生活,但总体上,政府获得了民众的谅解。
一位西方外交官表示,1.5亿中国人拥挤在火车站准备回家过春节,政府是这个非常不幸非常坏的时机的受害者,民众很受挫,但他们明白造成问题的是天气,而不是政府。一些分析家认为,当局对待当前危机的办法比起2003年非典爆发时的回应要积极。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杨凤春回忆道,在非典期间,政府试图隐瞒危机信息,而这一次,政府从一开始就非常公开地公布信息。
杨凤春认为,此次雪灾受灾规模之大,部分潜在原因可以从中国三十年经济奇迹中找到根源。如果不是1.5亿农民工从繁荣的东部沿海赶回家过春节,即使有大雪也不会造成这么大的问题。
杨凤春认为,由于在内地省份找不到工作,大量农民工被吸引到沿海的工厂,形成庞大的人口流动,这是一个主要因素。“这是中国经济不平衡的一个结果。这不仅仅是危机管理的问题,它暴露了很多隐藏的问题。”
对中国政府而言,这是一个尴尬的时刻,因为全世界的目光都转向北京奥运的筹备。然而,那名西方外交官表示,当局处理当前危机所遇到的困难并不见得就是反映他们的奥运处理。他指出,他们可以计划,而且他们一直在规划人流以及额外的服务需要,他们知道奥运快到了,政府资源将会一切就绪,而这些暴风雪则不一样,是出乎意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