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上午,国家环保总局第一副局长潘岳向新闻界通报,从即日起,对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部分水污染严重、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6市2县5工业园区实行“流域限批”,对流域内32家重污染企业及6家污水处理厂实行“挂牌督办”。和前两次“环保风暴”相同,问题企业无一例外地被曝光。
新闻发布的当天下午,潘岳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专访。
问:环保总局此番行动,是否与不久前的太湖蓝藻爆发有关?
潘岳:今年入夏以来,接连发生了太湖、滇池、巢湖的蓝藻爆发事件,这是一个标志——传统的发展模式积累的环境成本已经到了临界点。
问:中国的水污染目前处于何种阶段?七大流域、三河三湖多年来的污染治理总体进展如何?问题主要来自于哪里?
潘岳:水污染已经逼近危险临界点。给你一组数据:目前七大水系的26%是五类和劣五类,9大湖泊中有七个是五类和劣五类。五类和劣五类水不能接触人体,连农业用水也不能做。也就是说,七大江河除了干流因水量大水质尚可之外,大小支流几乎全部坏死!80%的湖泊的水也全部坏死!如果不有效地治理水污染,我们恐怕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完成之前,就将面临严重的社会和谐问题。
你问七大水系、三湖三河治理的情况如何?国家花了十年时间、巨额的投资、巨大的决心来做这件事,水质确实有所改善;但这个努力和成果已被后来流域内的重新污染所抵消!
另据报道,中国否认要求世界银行删除其环境报告中有关中国每年有75万人因空气污染而早逝的数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近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媒体提问时说,中国有关部门同世界银行在环保方面开展了一些合作项目,报告现在既没有作出定论,也没有发表,所以不存在所谓的中方要求删除有关数据的情况。此前英国《金融时报》7月2日引述世界银行的研究指出,中国每年约有75万人由于大城市的空气污染而早逝,并称报告草稿于去年完成时,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和卫生部要求世行删除报告中的早逝数据,因为中国方面担心该报告有关早逝的调查结果可能会引发“社会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