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近期展开新一轮高级将领大调整,涉及解放军总部和大军区。多个大军区正职将领出现变动,其中颇引人注意的是,广州军区司令员刘镇武上将日前已晋入解放军总部,出任副总参谋长。七大军区中有4个的高层在近日内换人。广州军区参谋长房峰辉中将取代朱启上将,升任北京军区司令;解放军总参谋长助理章沁生任广州军区司令,南京军区参谋长赵克石中将取代朱文泉上将,升任军区司令;而兰州军区参谋长王国生中将取代李干元上将,升任军区司令。广州军区副政委陈国令中将取代雷鸣球上将,升任南京军区政委。
首任驻港司令10年四晋级
在香港庆祝回归祖国10周年之际,作为驻港部队首任司令员的刘镇武再次被委以重任,晋入解放军总参谋部,担任副总参谋长。这无疑为香港回归10周年平添一份喜气。
刘镇武作为解放军驻香港部队首任司令员,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时刻率部进驻香港,树立了威武、文明、守纪的良好形象,开创了维护繁荣、安定人心的“铁军”传统,为香港广大市民所熟悉,赢得香港各界的普遍赞誉。
由于治军有方,刘镇武1999年3月被提拔为广州军区副司令员,3年后进一步擢升为广州军区司令员。1997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2004年6月晋升上将军衔。从刘镇武40馀年从军履历看,尚无在解放军总部担任领导职务的经历。而此次进京出任副总参谋长,可谓填补履历之缺。
中央打造复合型人才
而接替刘镇武的原副总参谋长章沁生中将正好相反,历任总参谋部军训部副部长、国防大学战役教研室主任、国防大学教育长、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2004年12月任总参谋部总参谋长助理,2006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2006年12月任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拥有总部机关领导经验的章沁生,尚欠掌管大军区的经历。
刘镇武和章沁生两位高级将领的互调、换班,表明中央军委正在著力打造“复合型指挥人才”,以适应中国军事变革和军队建设的需要。
而在新任者中,以新任北京军区司令房峰辉最受瞩目,现年56岁,是目前七大军区中最年轻的司令。他1968年2月入伍,在新疆从排长做到师参谋长,后升任驻守陕西宝鸡的陆军第21集团军军长,2003年12月起调任广州军区参谋长。2005年7月由少将晋升中将军衔。房峰辉是典型的电子发烧友,他订阅内地《无线电》杂志已有20多年,后来又增加了《计算机世界》,据说他的最大乐趣就是钻到电脑房,研究开发军事指挥的新软件。据悉,接替房峰辉出任广州军区参谋长的是54岁的兰州军区陆军第21集团军(驻陕西宝鸡)军长徐粉林少将。
由南京军区参谋长升任军区司令的赵克石,1947年11月生,长期在南京军区工作,曾任南京军区军训部干部训练处处长、驻厦门的第31集团军参谋长、军长。2004年7月任南京军区参谋长。2005年人大、政协“两会”通过针对台湾的《反分裂国家法》时,作为解放军代表的赵克石曾表示,解放军有决心、有能力粉碎任何分裂祖国的图谋,坚决捍卫国家的主权、安全和统一。
升任兰州军区司令的王国生中将,吉林大安人,1947年2月出生,今年60岁,1968年入伍后长期在东北的渖阳军区服役,曾任驻辽宁锦州的第40集团军参谋长、军长。2003年12月任兰州军区参谋长。2005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调任南京军区政委的陈国令中将,历任驻长春的第16集团军政委、驻辽宁营口的第39集团军政委,2004年12月升任广州军区副政治委员兼纪委书记。去年7月才晋升中将军衔。
总政治部的正副职首长,以1944年出生的将领为主,乃十六大遗留下的内规,准备接班的年轻一代,都比前辈年轻六至七岁。总后勤部的年轻化较不明显。由于总装备部的专业要求较高,以致出现一批五十岁以下的年轻将官。
值得注意的是,4年前,房峰辉、赵克石、陈国令、王国生等四位将领尚在正军职岗位,经过2003年年底和2004年年中两波人事调整,分别官升大军区副职,此后未经同级其它职位“轮岗”,今年6月更上层楼,直取大军区主官大印。这种“二级连跳”的晋升轨迹,显示了中央军委为年轻有为将领设置“快车道”的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