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过去不到一个月,内地的地方人事换班密锣紧鼓,河北、吉林两省的代理省长郭庚茂、韩长赋分别除代,四川省省长张中伟亦被常务副省长蒋巨峰取代,海南省委副书记罗保铭则填补了卫留成升任省委书记后留下的省长之缺。除了这些地方首脑的异动外,地方人事的变动还涉及党委常委、副省长、人大和政协,可以说面广幅度大,其中不乏出人意表的人事任免,显示十七大前中央的人事布局出手既稳又重。
最近几名地方副职的人事调动颇显玄机。黄龙云出任广东副省长,由于他贵为省委常委,必将担任常务副省长,现任常务副省长汤炳权将转往省人大或政协任职,另一位常务副省长锺阳胜的去向惹人关注。因为按惯例副省长中不可能有两位省委常委,黄的新职只能有两种涵意:要么是黄、锺二人有一人将升任省长,要么是锺将离开省政府,担任省委职务。锺原来就是从省委宣传部长任上调任常务副省长的。5年前,广东省班子换届前1月,黄华华就是从广州市委书记转任常务副省长的,未几就出任省长。曾先后主政珠海、佛山的黄龙云今年56岁,会否是黄华华的翻版,难免令人遐想。
全国总工会的女副主席黄彦蓉,突然调回四川出任副省长,也让很多人意外。四川省近年成了多事之地,继去年11月邓小平故乡广安因医疗问题引发数千人的骚乱之后,1月17日达州大竹县又爆发因酒店女员工被奸杀引发的万人骚乱,据说连串群体事件令中央十分不满。去年12月省委书记换人后,日前省长张中伟又突然去职,由副省长蒋巨峰取代,而蒋巨峰的常务副省长一职,据悉将由黄彦蓉接任,因此,在即将举行的四川省党代会上,黄彦蓉也将顺理成章地跻身常委。3年前,黄在调任全总副主席之前,就已经是四川省委常委了。她此番重新入川,正赶上中央对四川领导层的大换班。
在这场大换班中,四川省委3名副书记甘道明、韩忠信和陶武先都将转入省人大或省政协。引人注目的是,年仅55岁的省委常委兼省委秘书长晏永和也将转任政协,而他2005年才从达州市委书记升任省委秘书长,1月出事的大竹县,正是达州市辖下,他的提前退休,难免令人联想到与大竹骚乱有关。
力推干部年轻化专业背景多元化
就这次党委换届选举,中央明确要求省级党委班子中,50岁以下的要有3名,45岁左右的要有1名。推动干部年轻化力度之大,为改革开放以来所罕见。因此,可以预计,在中共十七大之前,还会有相当一批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省部级年轻官员亮相。
在这一规定之下,一些已经完成党委换届的省份,在领导班子配备上呈现出了“4、5、6”的三级梯次格局:既有上世纪40年代出生的(60岁左右),也有50年代出生的(50多岁),还有60年代出生的(40多岁),形成老中青搭配的格局。
事实上,随著胡春华、孙政才、周强于2006年分别被任命为团中央第一书记、农业部党组书记和湖南省代省长,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官员,作为一个群体,已开始进入省部级决策层。据不完全统计,如果加上副部级官员,同一年龄段的高官将有可能超过100人。
内地媒体指出,多元化的专业背景是60年代出生官员的一个显著特点。如胡春华本科专业是中文,硕士专业为世界经济;孙政才精通农学;周强、夏勇主攻法学;陆昊为经济学,另外还有一些人的专业背景是管理学、工科。
硬性指标历年罕有任期制真正到来
中央党校党建部副教授张晓燕日前在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撰文指出,中央要求省级党委班子中50岁以下的要有3名,45岁左右的要有1名的要求,是改革开放以来所罕有的强力推动干部年轻化的举措。换届后,各地市、县、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比换届前明显降低。这体现了本届党中央通过干部梯队建设,增加领导层活力的决心和能力。
张晓燕指出,这次党委换届通过规定任职年龄,省委书记、副书记(政府正职)为65岁,纪委书记为63岁,其他为60岁。在提名上述三类任职人员时,如果年龄分别已经是63、61、58岁,则一般不列入提拔行列,为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制的施行,解决了年龄限制问题。
配合这次党委换届,中央对县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的任期、交流从时间到空间的明确界定,预示著任期制的真正到来。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县以上党政正职领导的每个任期为5年;在一个任期内因工作特殊需要调整职务,一般不得超过一次;在同一职位上连续任职达到两个任期10年的,不再推荐、提名或者任命担任同一职务;在同一层次领导职务累计最长任职时间为15年;在同一职位上任职满10年的,必须交流。中央党校党建部副教授张晓燕就此指出,中央对县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的任期、交流从时间到空间的明确界定,预示著任期制的真正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