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以后,除邱晓华外,比较重要的人事调整还包括:发改委副主任张平接替履新重庆的汪洋,出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团中央常务书记赵勇外放河北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以及新任命吕国增、李金章两位副外长等。
冀推动执政新思路
考察近期人事调整,可以看出,高层希望以人事布局推动执政新思路的意图非常明显,如新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张平,虽然仅有中专学历,但长期在农业大省安徽工作,对“三农”问题了然于胸;黑龙江、贵州、湖南、重庆4省市农业人口众多,调派得力带头人,显然有助于经济社会发展,更重要的是这种人事布局能够切实贯彻高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念。近年中共高层力倡科学发展观,统计指标不断增多,要改变以往“数字出干部、干部出数字”的乱象,势必要有年轻、强势并且专业的统计官员。
文官担任地方要职
分析人士指出,本届政府在人事制度上,将严格落实官员届龄退休的有关规定。黑龙江、湖南、重庆3地原一把手、前国新办主任赵启正以及熊光楷等,均为届龄离职。由此观之,外交部、国台办以及科技部等多个“一哥”到龄的部委,如无特殊情况,年内势必有人事变动。
另外,在这一波人事调整中,不少经济、法律专业等文科官员得到拔擢,担任地方要职。如有管理学硕士学位的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有经济学硕士学位的张宝顺以及曾担任过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的石宗源等。这表明,针对各地层出不穷的社会经济问题,地方要员已由“工程师治国”向“社会管理专家治国”转变,不再单纯倚重理工背景的技术官僚,以务实解决民生问题。
同时各地县乡换届选举将在今年陆续展开,基层政权将在一年多时间内完成“大换血”。考察中共以往的人事布局情况,可以相信,年内省部级官员将大致拟定,而省部级以上及少数特殊职位官员的调整,为稳定军心及便于操作计,应要到十七大前夕确定。
黄菊病重高层布局成焦点
另外据传黄菊在1月中的例行身体检查中,被发现患了胰腺癌,“而且这个恶性肿瘤是在胰腺的交叉部位”,被发现时已经扩散,并且在这一个月扩散得很快,估计已经时日不多。
据《多维月刊》报道,作为中共权力核心层成员,负责经济和金融政策的国务院常务副总理黄菊自1月16日在北京参加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举行的一次会议后,便从公众视线中消失了。随后,黄还缺席了政府工作会议及由政治局委员参加的春节团拜活动。北京高层消息人土说,黄菊在春节前一次例行体检中,被诊断出患有胰脏癌。消息人士说,由于黄菊的病情难以康复,可以说他的政治生命已经结束。黄菊位置的补缺之争,据信已经成了中南海高层权力斗争的头等大事,成了媒体关心的焦点话题。
67岁的黄菊是9名政治局常委中,与江泽民关系最密切的一个,但人们非议最多的还是黄菊与“上海首富”周正毅的关系。据传,黄菊是官家,周正毅是商家,两家关系颇不寻常,这其实早已是上海“上流社会”不少人都知道的“公开的秘密”。因此,在这样的保护伞下,周正毅被上海人民法院轻判3年也就一点不奇怪了。
而中央领导人胡锦涛如何处理黄菊的补缺一事,被认为将成为他是否拥有政治影响力让江派人马“靠边站”的晴雨表。“胡锦涛是否已经巩固权力,黄菊的补缺将是一次考验。”分析人士说,如果黄菊辞去工作,可能会让江泽民在为明年召开的中共十七大而进行紧锣密鼓的造势中失去一个强有力的声音,预计中共更新一代领导人将会在十七大中脱颖而出。不过,传闻说,胡锦涛和温家宝都倾向于让黄菊继续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