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学大师、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季羡林7月11日逝世,享年98岁。另一名知名宗教学者任继愈也于11日逝世,享年93岁。两名山东籍大师相继离去,让中国文化艺术界蒙上浓郁的哀伤。
据《新京报》报道,季羡林11日上午9时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301医院辞世。季羡林之子季承表示,他这段时间每天都去看望父亲,10日看他的时候状况还不错,坐在床上写毛笔字,但11日早上心脏病突发。73岁的季承是季羡林惟一的儿子,两人同住北京,却间隔13年不曾相见,直至去年11月才再次相认。季羡林的弟子钱文忠透露,季羡林最后两个月过得很幸福,因为儿子一直陪在他身边。
拟定30卷的《季羡林全集》刚于6月开印前六卷,出版方外研社对季羡林去世表示十分意外和悲痛。该社原本计划于明年季羡林生日时将《全集》作为贺礼全部推出。
季羡林是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另一名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也在7月11日逝世。据新华社报道,任继愈因病医治无效,于11日凌晨4时30分在北京医院逝世。
任继愈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宗教学会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无神论学会理事长、国家图书馆馆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第4至8届人大代表。任继愈在佛教研究方面的成就曾被毛泽东誉为“凤毛麟角”。他提出“儒教是宗教”的论断,在学术界引起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