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中国官员的财产申报、公示制度,目前仍然处于一种胶著状态中。最新一期的《了望新闻周刊》报道,体制内对推出制度的时机和实施举措仍缺少共识,其中的主要障碍是大多数官员“心理抵触”;而舆论对于尽早建立制度的必要性仍然穷追不舍。
新华社主办的《了望新闻周刊》引述匿名官员讲话说:“在一系列技术条件不完善的情况下,若想对申报的财产进行准确核查,难度几乎相当于对申报者立案调查,以‘有罪推定’的方式逐一核查是不实际的。”
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王全杰曾作过一项调查,称接受调查的官员97%对“官员财产申报”持反对意见。中国政府在新疆阿尔泰和浙江慈溪试点官员财产公示,然而面临不小的阻力,其中官员“抵触心理”尤其强烈。
《财经》网在“两会”期间报道了记者询问某省一位高官“怎么看待官员财产公示制度”,这位高官竟然反问:“如果要公布,为什么不公布老百姓财产?那些企业老板的利润为什么不向工人公布?”
大陆知名博客杨恒均撰文说,中国历来靠宣传教育,折腾了近60年,官员不但没有能够“打心眼里”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去清正廉洁,反而中国官场几乎达到了无官不贪的地步。
杨恒均说:“如果让老百姓来制定官员财产公布的法律法规,我估计一晚上就搞定了。其实一点也不困难,真正无法实行的阻力正好来自于某些人的‘心’——‘贪心’和‘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