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一系列重大治市政策连续出台,一边是市场整体延续三年多的调整。“今、明两年是资本市场的转型阶段,明、后年将是大发展阶段。”这是一位权威人士在10月对资本市场给出的一个总体预期。
按照其观点,2005年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分水岭,2005的中国资本市场将伴生诸多悬念。悬念一:券商大洗牌如何收官一个时代的终结需要付出代价。券商的大洗牌便是代价之一。从年初的南方证券,到下半年闽发、汉唐,目前已有七家券商等被接管。甚至临近年关,还有对“谁将是第八家被托管券商”的冷酷猜想。
根据有关部门今年10月给出的时间限定,业界预期券商洗牌2005年中基本见分晓,而彻底收官要等到2005年底。从2004年情况看,在一面紧急“救火”的同时,有关部门也在不断创造条件,帮助券商中的“好孩子”另辟生路。2004年年初时,曾有券商相互调侃:2004年是“‘剩’者为王”的一年。眼下可以肯定是,凡是四肢健全地度过2004难关的券商,2005年的生计可能会一天天得到改善。业界预期2005年的券业洗牌中将会呈现出几个新的看点:一是券商创新活动可望获得实质性的进展,尤其是在资产管理方面;二是在创新的基础上,分类监管或许会变成水到渠成的事实;三是真正市场化的同业并购可能破题,今年9月“中信有意收购广发股权”案已为2005年打下了伏笔;四是外资或将以更多的方式介入这一行业。
悬念二:合规资金何时发力让更多的合规资金入市,是“国九条”的一个重要政策取向。但是,由于主客观原因导致市场风险的不断放大,各路资金表现十分谨慎。相对而言,基金算是积极的入市者。今年1-11月,全国共发行基金48只,募集资金1734亿元,超过了前五年的总和。另外,推出了LOF、ETF等基金创新产品。目前基金管理的总资产已达3200亿元,A股市场流通股的13%左右为基金所持有。有人预言,随着IPO询价制度的实施和大盘新股的发行,保险公司、企业年金、社保基金等长期资金在资本市场的强势表现,将成为2005年资金面的一大看点。其实,吸引长期资金入市在2004年已经全面破题。
悬念三:制度变革能否形成共振?“熊市什么时候终结?”这是一个困扰了国内投资者长达40多个月的悬念。专家强调,对于这一问题最大的悬念还是制度变革。从2004年来看,制度变革已经清晰地呈现出两大取向:一是市场化改革,如发行制度的不断修正;二是本土化的创新,如“以股抵债”方案和“分类表决”制度的出台。更重要的是,经过近四个月征求意见,IPO询价制隆重推出,并将于2005年1月1日起实施。诸多制度变革都将在2005集中付诸实施,而当一个又一个制度变革措施在操作力度与时点上协调配合,并形成共振之日,也许就是市场重大转折之时。
悬念2005:资本市场转折会不会来
日期:
04年12月4期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5/9342
Copyright© 中文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