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中国股市继续探底行情,周五(8月27日)上证指数报收于1320点,较前一周的收盘指数1341点又下跌了1.57%,上证指数的平均市盈率已经降低为25.25倍。在一周的交易中,周二(8月24日)虽然一度出现止跌反弹现象,但是与前期每次反弹类似,反弹导致的反而是指数再创新低。目前的上证指数点位已经离2003年的两个底部──1月6日的1311点和11月13日的1307点只有一步之遥,去年股市在创出这两个低位以后都出现了强有力的上升行情,而今市场再次运行到了这样的点位,历史是否能够重演?已经成为市场人士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应该说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就目前的市场格局而言,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首先,这一年多来股票的价格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宝钢的股价去年的时候才4元多一点,而现在的价位是6元左右,虽然市盈率仍然不算太高,但相对于去年而言还是明显高出一截,其它的大盘蓝筹股也有类似的情况。所以,就大盘蓝筹股而言,至少目前的投资价值与前两个1300点左右的低点时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其次,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益预期也明显不如去年。去年的社会舆论是对经济前景一片看好,公司的效益预期普遍良好,在这种高增长的预期背景之下,市场的投资气氛得到了有效的鼓舞,这也就直接导致了股市行情在11月份启动。而目前股市运行的经济背景是宏观调控,目标是抑制通货膨胀,手段是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这样必然会影响到投资者对各行业发展前景的预期,从而降低参与投资的积极性。
中国股市的调整从今年4月以来已经接近了5个月的时间,从各方面来看,调整应该说已经比较充分了。如果从更大的时间跨度来看,2001年以来的调整已经持续了3年有余,但是股指还是屡创新低,这似乎让人难以理解。目前的市场人气极度低迷,要想产生大的行情必须突破三大瓶颈。一是要突破对宏观调控的认识瓶颈。从表面上来看,宏观调控会使经济降温,但是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宏观调控反而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对长期投资应该是利好。二是要突破投资者的信心瓶颈。股票市场归根到底是一个靠信心支撑的市场,因此要使市场人气恢复,必须重建对市场的信心。在信心的重建上,证券监管当局的努力是十分重要的,在提高上市公司的素质和上市公司的诚信建设方面,证券监管当局的作用非常之大,只有将缺乏诚信的上市公司坚决摈弃在市场之外,才能真正树立起市场信心。三是要突破市场的资金瓶颈。资金是股市的血液,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资金面的紧张是确实的,要打破这个瓶颈首先要对融资规模进行适当的控制,放缓新股上市的步伐;其次要增加对股市资金供给的合法渠道。在突破了上述市场瓶颈以后,中国股市必将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反弹昙花一现 指数再创新低 / 突破三大瓶颈是中国股市重拾升势的前提 / ■ 浩 运
日期:
04年09月1期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5/7598
Copyright© 中文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