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在18天内连续两次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其时间间隔之短多少有些出乎市场人士的意料,但是这说明了央行在局部性的经济过热局面仍然没有得到缓解的情况下加强宏观调控的决心是比较坚定的。央行的调控措施从资金面的角度来看,由于资金的大量回笼,必将推升金融市场的整体利率水平,从而提高股市中的机构投资者的融资成本,并最终传导到股票市场,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不过根本性的影响还是心理层面的影响,现在市场担心的是央行的后续政策是什么,是不是包括加息,这些政策的不确定性将严重影响投资者的心理预期,有可能会导致市场对今年行情级别预期的普遍降低。部分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虽然1783点不会成为今年行情的最高点,但是全年的行情空间会有所收窄。尽管如此,目前中国股市的牛市根基应该不会动摇,因为资金、业绩、政策是公认的支撑牛市的三大支柱,政策面支持牛市已经无须多言,就在央行宣布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第二天,央行有关人士就表示要积极引导合规资金进入股市,可见货币紧缩政策并非针对股市,至于资金和业绩方面的情况也不会因为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而发生太大的变化,基本环境仍然是比较良性的。
周正庆:创业板不会一步到位
前中国证监会主席、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周正庆日前在回答投资者关心的几大问题时指出,应当积极稳妥地解决好股权分置问题,但鉴于解决该问题的复杂性,目前还不可能提出时间表。他同时认为,当前应当在法规完善、监管到位、准备充分的基础上分步推出创业板,作为第一步可考虑先将一部分中小企业逐渐转到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周正庆说,当前,应当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九条意见的精神,分步推出创业板。“分步”就意味着不能一步到位推出创业板,而是应当循序渐进。可以考虑先将一部分中小企业逐渐转到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等这些企业达到一定的数量,各方面条件比较成熟了,再考虑将它们组成创业板,单独制定创业板的股票指数,适当降低创业板的上市门槛。对于投资者普遍关心的“ 如何解决非流通股的流通”问题,周正庆认为,股权分置现象是中国资本市场所独有的。70%的股份不能上市流通,既不符合资本市场的发展规律,不利于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也不利于国有资本通过资本市场实施战略重组,优化国有资本的布局。因此,应当积极稳妥地解决好股权分置问题。但是,鉴于解决这个问题的复杂性,目前还不可能提出时间表。周正庆还认为,为减轻投资者的投资成本,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可考虑在适当时候对印花税的税率和征收方式作一些调整。
就如何鼓励合规资金入市这一问题,周正庆指出,首先要鼓励保险资金合规入市,其次还应进一步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并拓宽证券公司的融资渠道。他认为,现阶段,中国保险公司购买证券投资基金的比重不能超过其资产总额的15%,这一比重还可以适当扩大。同时,还可以支持保险公司以组建资产管理公司等多种方式直接投资资本市场。
周正庆坦言,过去我们讲“从资本市场筹资多少”比较多,讲“资本市场给予投资者多少回报”比较少,这种观念应当纠正。他说,投资股市的回报包括即期回报和长期回报,在改变目前存在的某些上市公司不分红现象的同时,一方面要求上市公司有长远的发展规划,要建立有利于防止经营者短期行为的激励约束机制。为此,要多管齐下,提升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特别是要研究对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约束制度;另一方面,投资者也要更多地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和长期收益,逐步树立理性投资的观念。
信息披露制度是提高上市公司透明度、维护投资者权益的资本市场的基本制度。周正庆建议,下一步,监管部门应当进一步在信息披露的及时性、真实性的监管上下功夫。以日常信息披露监管为主线,以打击虚假披露为重点,加大处罚力度,落实监管责任制度,坚持不懈地进行信息披露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