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要想正式成为美国“上流社会”的一员,你必须遵循一套明确的准则。
社会学家托斯坦恩.凡勃伦(Thorstein Veblen)在他1899年的经典著作《有闲阶级论》中写道,“镀金时代”(Gilded Age,19世纪70年代-90年代)的有钱人指的是那些拥有大量闲暇时间和良好教养的人:“出众的品味、优雅的举止和高尚的生活方式是出身名门的显证,因为良好的教养是需要时间来培养的。”
然而在今天,这些上流社会的规则正在分崩离析。原因很简单,有那么多新近发家的百万富翁和亿万富翁,他们来自不同的社会背景,有著不同的生活方式,因此传统的社会地位符号已成为昔日黄花。在苏富比的拍卖中,身著牛仔裤比西装革履的人更有可能买下要价4000万美元的毕加索油画,因为后者可能不过是个艺术品交易商。现在绝大多数最富有的美国人都不是“常春藤联盟”的毕业生;还有一些人像比尔.盖茨那样甚至中途退学。那么凡勃伦所谓的“教养”和“举止”还有吗?参加过地产大亨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在佛罗里达州棕榈滩超豪华俱乐部Mar-a-Lago举办的早午餐自助派对的人会告诉你,举止高雅不再是界定富人的标准了。
那什么才是新的准则呢?尽管精英阶层已不再拥有一个统一的行为标准,但今天的有钱人也在遵循一些特定的模式,有时是对传统准则的模仿,有时则有著翻天覆地的变化。
遗产:在凡勃伦时代,遗产继承人比白手起家者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
今天,大多数美国富人都是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财富调查公司Prince & Associate的研究报告称,继承的财产在富翁财产总量中所占比例还不足10%。企业家成为富人圈里新的王者,而遗产继承人则遭到了鄙视,用亿万富翁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话说,那些人是“幸运精子俱乐部的会员”。
消费:在凡勃伦时代,“炫耀性消费”是上流社会的特徵。但到20世纪80年代初,大萧条后的文化冲击使富人变得保守起来。“炫耀曾是美国富人获得精神满足的主要方式,”福塞尔写道,“而现在他们必须躲躲藏藏。”
现在已是时过境迁,有调查显示,美国的百万富翁们每年都在房屋、汽车、古董、珠宝、飞机和其它消费品上花费亿万美元。也就是说,凡勃伦所谓的“炫耀性消费”卷土重来。
衣服:对19世纪末的上流人士而言,衣服的设计原则就是脱离现实。由于遗产继承者最受尊重,因此干活是件丢面子的事;于是衣服也传达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
今天上流社会的衣拝则崇尚实用性。悠哉游哉的富人形像已被挽起袖子、埋头苦干的工作狂形像所取代,即便是他们的“工作”只是组织慈善基金会的募捐者。
游艇:福塞尔在《格调》一书中写道,在富人所有的休闲活动中,驾驶游艇——特别是帆船——最为引人注目。
而今天的游艇几乎都是机动船。在每年建造的长度在80英尺以上的游艇中,只有6%是帆船。这些游艇还将水上航行带来的不便一扫而光:电脑控制的稳定器——用来在停泊时保持船只的稳定——已经成为许多游艇的标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