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超低金利的优惠期间结束了,每月的返济额必然要上涨,那么该如何应对呢?
若因为返济额急速上升而感到生活受到影响,可以去金融机关相谈。很多情况下,他们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为你提出相应的对策。
公库和僼儔僢僩35等公有融资系统也有很多救济政策,可以与现有贷款一并使用达到降低每月返济额的目的。
如果手中资金比较充裕,可以选择提前返还贷款的方式来降低每月的返济额。但这只是暂时降低了目前每月的返济额,只要今后金利上升,这种风险就依然存在。
剩馀贷款额和返济期间不同,所应该选择的方法也不同。如果返济期间还剩32年,为了今后能够安心起见,就应该选择超长期的固定金利型。但这种情况就不能利用公有融资机构了,只能选择民间银行的超长期固定金利型。
最近有一种倾向,一些银行的15年至30年的固定期间选择型的金利都设定得比较低,几乎达到与公有融资相同的金利,应该说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好机会。
提前返济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期间缩短型,另一种是返济额减轻型。期间缩短型是指将一次性返还的一定金额折算成若干年的应返济额,因为这期间的贷款额已被还清,所以自然也不再需要支付金利,总的返还期间便可相应缩短,但每月的返济额仍不变。而返济额减轻型则是将一次性返还的一定金额折算成剩馀返济期间的每月平均返济额,由于这部分已被提前返还了,所以它相应的金利部分也自然不再需要返还,原来每月的返济额与这两部分的差额就是今后每月的返济额,当然返济期间不变。
比如,贷款2500万日元,返济期间为35年,现在是3年固定金利1%,每月返济额为7万0571日元。那么从第4到第6年,金利将上升到2.8%,每月的返济额将达到9万1471日元。如果拿出100万日元来提前返还,按照返济额减轻型来算,金利仍是2.8%时,第4至第6年每月的返济额可以降到8万7526日元,但要注意的是,这只是暂时降低了每月的返济额,金利上升的风险依然存在。但是如果改成全期间固定型,那么在以后的32年里金利都是3.2%,每月的返济额都可以固定在9万7445日元,虽然每月的返济额略有增加,但却避免了今后金利上升的风险。
金利上升如何理财
住宅贷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