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在6年中经历了一个轮回。1999年的5月,上证指数从1100点附近(1047点)起步上涨,在“5.19行情”发动以后,一直到2001年4月间,上证指数一路上扬涨至2245点,其后开始进入长达4年的大熊市,目前又回到了1100点左右。上一周上证指数以1159点开盘,最低探至1093点,瞬间跌破了1100点的大关,周五(5月13日)报收于1107点。6年来上证指数从起点又回到了起点,无数投资者的市值大幅缩水,几千亿市值被蒸发,引发人们对中国股市的深刻反思。反思的结果是,股票投资不是击鼓传花的游戏,不是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和财富再分配,而是通过资本的合理配置,获得企业成长的收益,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近期的股价大幅波动,与目前正在激活的股权分置改革有一定的关系。随着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正式开始,沪深两地股市均出现了较为激烈的震荡。一方面,以三一重工、清华同方、紫江企业等为代表的试点公司受到了二级市场投资者的热烈追捧,并进而带动其它具备试点预期条件的相关公司同步飘红;另一方面,以中集集团、宝钢股份、长江电力等为代表的基金重仓持有的绩优蓝筹股却出现了大面积的非理性的恐慌性下跌。目前的市场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大盘出现中等幅度的下跌;第二,市场出现逆向选择倾向(微利股大涨、绩优股大跌);第三,人民币升值预期与调控房地产新政加剧相关股票下跌;第四,投资者恐慌心理加重,部分人士甚至认为市场处于崩溃状态。
不可否认,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所带来的巨大市场变革,在短期内使部分投资者对投资价值的评判出现了迷惘,这种迷惘表现在:价值评估体系混乱、价值评价标杆迷失。已经推出和即将推出试点方案的相关上市公司股价连续上扬,而那些可能延后推出试点方案的上市公司股价大幅下挫。实际上,股权分置改革的试点在短期内并不能改变企业的内在价值,仅仅是股东利益的一次再分配而已,决定企业内在价值的基础仍然是企业长期的竞争力。从当前市场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初期所出现的混乱来看,投资者显然都特别关注每一次试点博弈过程中的利益得失,而忽略了试点博弈的价值基础──企业的内在价值。从内在价值的角度进行判断,中国股票市场的诸多指标都已经基本上与成熟市场接轨,市场继续大幅度向下偏离的程度已经十分有限,未来市场内在价值的向心力将越来越强。如果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并不能改变企业当前的内在价值,甚至还能提升企业未来的内在价值,那么在目前的形势下克服恐慌心理,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将是将来投资者获得超额收益的有效方式。
6年一个轮回上证指数重返起点 / 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引发市场恐慌心理
日期:
05年05月3期
◆ 浩 运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5/11393
Copyright© 中文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