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全流通的时间表在哪里?
日期: 05年03月3期

       “全流通解决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不能流通的股票流通起来。除此之外,不能解决中国股市的任何问题。”
       说话的人是李幛吉吉,早年间任职国家体改委体制改革研究所,参加过著名的“西直门会议”,也算是最早参与中国资本市场框架规划的业内资深人士,畅销书《炒股就那么几招》的作者。
       这些话虽然有些尖刻,但仔细想想,道理确实如此。中国股市不乏全流通的股票,除了延中实业在北大方正入主后还像个样子外,其它的一些全流通上市公司,不要说业绩,就是连个主营业务都没有。大股东进进出出,谁都想掏一把,谁又都不负责任,掏来掏去,把兴业房产掏成了ST。
       但是,问题在于中国股市的确存在着与发达国家成熟股市形态完全不同的股权分置这么一个国情,这么一个差异。
       因此,把所有问题都推至股权分置又的确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由于不能证伪,股权分置的解决无形之中就成为不少所谓专家学者为中国低迷的股市行情开出的灵丹妙药。
       于是,“ 什么都推不动了”,“ 当务之急铁定破题”就成为一种“共识”;于是,我们发现,两会前有人声称解决股权分置的灵活框架已经形成,而两会中又有人声称两会后股权分置能否形成灵活框架原则将成为股市信心恢复与否的标志;于是,一项复杂系统的股权分置解决方案在无形之中变成了纯粹赌博意义上的猜测。
       那么,这种所谓的“共识”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这种所谓的“共识”形成于2003年10月10日中国证券报的头版头条。在这篇题为“近期理论界及市场人士对全流通的思考”报道中,形成诸多的“共识”。报道声称,在目前能够找到多赢方案,流通股股东能够得到补偿,能够以国有股场外转让的价格优先获得非流通股股份的配售,价格可以在?糇什?蹈浇?8?钊苏鹁?氖牵?ǖ谰谷簧?葡衷诮饩鋈?魍ㄎ侍庖丫?芍卮蟆袄?铡毖荼涑晌?卮蟆袄?谩薄?br>        如果说对什么是重大利空,什么是重大利好的理解因人而异,是一种主观意识的话,那么,此后不久国资委主任李荣融的讲话对这种所谓的“共识”就构成了客观的讽刺。
       在那个著名的新闻发布会上,李荣融关于国有股减持的讲话不同凡响。不同凡响之一是李荣融明确表示国有股转让审批权限在国资委,而国资委认为“现在还没有找到能为大家接受的国有股减持方法”。不同凡响之二是李荣融明确表示国资委现在当务之急是搞好国有企业,使国有企业有一个比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国有股并不急于减持。不同凡响之三是李荣融明确国有股减持和流通的原则,基本出发点就是对所有投资者一视同仁,给予保护。
       李荣融代表的是国资委,国有股大股东,全流通中的卖方,卖方根本无意卖,买方的所谓“共识”岂不是自说自话,自愚自乐?可惜,这种自欺欺人的“共识”至今仍在误导投资者。
       两会前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发表《跳出窠臼看股市》的文章,明确提出“股本分置是一个应该解决但并不是最主要和可以很快解决的问题”。A股含权是个“美丽的童话,补偿不是个方法问题,而是个原则问题”,仅仅围绕行情考虑对策,恐怕没有出路”。
无独有偶,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的讲话也见诸报端,“股权分量不是股市最迫切的问题,我不认为股市今年会有很大改变,影响股市发展的根本问题不解决,即使一时股指上去了,最终还会下来的。”
       李剑阁和成思危的讲话引起“共识”人士的恐慌,更有人担心这种观点会误导高层决策。
       李剑阁曾任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成思危亦号称“中国风险投资之父”,两位本身是专家学者自不待说,位高权重更说明他们的观点本身就来自高层,甚至就是决策的组成部分,否则无的放矢,威信何在?谁误导谁不是明摆着的吗?
       2004年8月9日至13日,水皮在杂谈专栏中连续发表四篇文章,题目只有一个。“中国股市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中国股市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
       “在管理层的眼中是不断扩大的,直接融资比例的扩容需求和市场资金供不应求之间的矛盾,在经济学家眼中是股权分配和流通之间的矛盾;在广大投资者眼中则是绝对的套牢和相对的解套之间的矛盾,是缩短绝对和延长相对之间的矛盾。”
       矛盾论告诉我们,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是主要矛盾,主导主要矛盾的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管理层眼中的主要矛盾才是中国股市目前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因为它们就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没有什么时间表,但我们正在积极研究。这个问题涉及方方面面,我们要看到它的复杂性。但是这项工作始终没有停止过,我们一直在推进这件事情。但改革总有个先后顺序,有个整体安排。”尚福林3月5日回答中国证券报提问时的答案同样可以看作是对李剑阁和成思危讲话的解释,同样可以看作是对中国股市主要矛盾的解释。
       翻开3月8日中国证券报的头版,头条是“保险资金直接入市高潮渐起”,报眼是“中行建行距离上市不远”,新股要发行,资金要入市,这才是股市最迫切的问题。
       全流通不存在想当然的“共识”,更不存在时间表。
       李幛吉吉现在每年要编制一本中国股市的年度发展报告,有关全流通的说法就收录在“2004年中国股市年度发展报告”中,最近他又把这段话发到了报纸上,成为网上讨论的焦点话题。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5/10484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