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常住居民在一定时间内(通常是一年内)所创造的商品和服务价值的?糁底芎停?DP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这就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三面等价原理。生产法是从价值形态来反映GDP,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减去中间投入的非固定资产成本后的余额。收入法是从收入形态来反映GDP,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间内所得到的初次收入分配的总和。支出法是从产品形态反映GDP,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常住居民在一定时间内最终使用的商品和服务价值与商品和服务?舫隹诩壑档淖芎汀?DP的变动率,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经济增长率。根据长期的观察,可以看到股价波动与GDP的变化是一致的。以美国为例,1897年到1976年的80年间,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是5%,而同期道.琼斯指数的年平均增长率也在4.7%。另外,GDP指标的变化,实际上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景气状况的变化,对于判断股市的长期走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我们只能够说,GDP的增长与股市的上升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但是不能够简单地说,GDP增长,股市就一定会出现上升行情,实际的情况有时候会不一致。对于GDP的变化也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对待:
第一种情况是持续、稳定、高速的GDP增长。在持续、稳定、高速的经济增长情况下,它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证券市场产生正面的、积极的影响:第一,伴随总体性的经济增长,使企业的经营环境不断改善,上市公司的利润总体水平也会持续上升,从而带来股息红利的增加和投资风险的降低,这就有利于股票价格的上升。第二,在经济增长势头较好的情况下,将使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形势形成良好的预期,提高对证券投资的积极性,从而增加对股票投资的需求,这也有利于股票价格的上升。第三,随着GDP的增加,个人的可支配收入也会同步上升,个人收入的增加必然会在客观上增加对证券投资的资金来源,实际上等于是扩大了对证券的需求,这也是有利于证券价格的上升。
第二种情况是高通货膨胀下的GDP高速增长。当宏观经济处于严重失衡状态下的高速度经济增长时,由于总需求大大超过总供给,这就会导致出现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严重的通货膨胀的出现是经济形势恶化的前兆。在严重的通货膨胀之下,必然会导致居民实际收入的下降,从而造成证券市场行情的下跌。另外,严重通货膨胀的出现会改变投资者对未来形势的预期,这也是导致证券市场行情转坏的一个因素。
第三种情况是宏观调控下的GDP减速增长。当发生GDP在失衡状态下的高速增长时,政府就要采取一定的宏观调控措施来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在这种情况下,GDP的增长速度就会有所减缓。但是,如果宏观调控的目标实现了,GDP仍然以比较适当的速度在增长,而没有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严重滑坡,出现极低的低增长或者负增长,也就是说如果实现了宏观经济调控的软着陆,而不是硬着陆的话,这就为今后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样证券市场也会对此做出良好的反应,出现平稳上升的行情。
第四种情况是转折性的GDP变动。如果GDP一定时期以来,呈现负增长,而在负增长速度逐渐减缓并且向正增长转变的时候,表明恶化的经济形势逐步得到改善,证券市场的走势也将由下跌转为上升。反之,如果GDP一定时期以来,呈现正增长,而在正增长速度逐渐减缓并且向负增长转变的时候,表明经济形势逐步恶化,证券市场也会逐步地趋于冷淡。转折性的GDP变动,还包括GDP由低速增长转向高速增长,或者由高速增长转向低速增长,对此证券市场都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前者可能迎来证券市场的快速上升,而后者可能迎来证券市场的快速下跌。
对GDP与股市关联性进行分析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对于高速和低速的判断,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标准。第二,证券市场一般提前对GDP的变动做出反应,证券市场是反映预期的GDP的变动,而不是当期的GDP的变动。GDP实际变动被公布的时候,证券市场只反映实际变动与预期变动的差别。第三,除了要考虑GDP整体变动的影响之外,还要充分注意构成GDP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变化对股市的影响。
GDP的变化对股市的影响
日期:
05年02月3期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5/10047
Copyright© 中文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