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进入政策“真空期”,加上外围市场依然不稳,2月27日沪深股市继续惯性下跌,盘中几乎没有像样反弹,沪指轻松跌破2100点关口,至收盘两市股指收阴,全日成交量再次萎缩;从盘面观察,个股受压明显,近乎普跌,除银行、券商勉强飘红外,其馀板块无一幸免全部下跌,而权重股震荡走高,部分稳定了指数。总体上看,经过连续杀跌后,空方力量有逐步衰竭迹象。
中金公司:资金面与基本面脱节
全球经济失衡往往伴随著资产价格的高企,而经济再平衡过程中资产价格下滑。失衡多年之后的全球经济终于在2007年随著美国房价泡沫的破灭进入了再平衡阶段,美国的外贸赤字和许多顺差国的外贸顺差不断收窄,资产价格应声而落。中国的情况颇为例外,外贸顺差不减反增。向前看,中国经济还将受到外需走弱的影响,不可能与全球脱节。但是,如果货币政策不是适度宽松,而是过度宽松,脱节的是资金面与基本面。如果大量资金由于实体经济中可投项目的减少而流入资本市场,造成“熊市”中的“泡沫”,当一段时期后许多其他国家经济基本回复了平衡,中国可能由“一枝独秀”变为“一泡凸现”。
宏源证券:流动性充裕和政策暖风并未改变
总结2007年的5.30行情、2007年的7.20行情、2008年的普跌行情、2008年的10.28行情,通过分析阶段性投资风格的变化,结论是类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即,市场有其延续投资风格的惯性,直到有外力改变其内在的推动力量。当前推动股市上涨的流动性充裕和政策暖风并未根本改变。趋势上,前推动股市上涨的流动性充裕和政策暖风并未根本改变;配置行业:保增长受益和大宗商品转暖下的有色金属、煤炭、钢铁、农产品、海运、高速路、港口等行业;产业升级的装备制造业板块;“两会”受益的政策板块;金融创新受益板块;重组类、ST低价板块。
兴业证券:行情没有结束
首先,去存货进程之快以及再存货化的恢复,都反映了中国经济较从前更强的自我调解能力;其次,政府财政投资的快速启动,能有效地推动经济的反弹;第三,前期释放的流动性逐渐进入实体经济;第四,预期之中的美国经济困局和美股下跌,不会重蹈去年9月份的覆辙。票据融资多为3月期,1月出现天量票据融资,至4月才会出现资金回流;2500点以下扩容风险也较小。在政策驱动的经济反弹背景下,主题投资将此起彼伏。特别是两会在即,农业、医药、区域经济、创业板可能再度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