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2005年货币政策五大猜想
日期: 05年02月1期
    由于货币供应与实际经济活动的关系与往年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有人断言,2005年最难制定的宏观政策,也许就是货币政策。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从量上说就是不冷不热。但是用什么标准来测量冷和热,本身就是个问题。
    他指出,去年出乎意料的反降为升的货币流通速度,给今年货币政策的制订出了个大难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惟一途径,就是改革过分依赖数量调整的货币政策,充分利用包括利率等多种货币参数,并且货币政策的目标应更多地注重控制通货膨胀。而央行也将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锁定在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上。
    央行在制定2005年货币政策时,将不再像往年那样仅仅依赖于货币供应指标,而会比过去更多地关注利率这一价格杠杆对货币供求的调节作用。据他推断,今年中国的利率水平将跟随美联储利率的进一步提高而有所上调,幅度大约为75个基点。
    加快发展外汇市场,保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已经纳入央行今年的工作目标。
    去年人民币经常项目顺差在减少,而资本流入的量在增大,原因之一就在于外资有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为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中央银行进行了大量频繁的对冲操作,这无疑将增大操作成本,也必然会给央行带来财务压力,这一状况与中国目前汇率机制不够灵活不无关系。与此同时,目前实际上的固定汇率机制也不利于调整国际收支。如果汇率浮动的区间大一些,国际收支压力就会减小,对冲操作也不需要那么频繁,流入的外资也不会有那么多了。
    目前中国资本项下管制的有效性还存在一定问题,要解决这些矛盾,一方面要加强外汇管理,另一方面应在汇率的形成机制方面进行改革,通过外汇市场的工具和产品创新,增大汇率形成机制的弹性。
     央行明确,今年M1和M2的预期增长目标为15%,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5万亿元。对此,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主任宋立博士认为,这一预期目标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被赋予一定的弹性。
    从历史上看,货币供应量大致处于19%至20%的平均水平,最近几年该水平略有下降,但基本上维持了一定的超额货币供应。
    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稳定币值,在防止经济硬着陆的同时,也要防止物价过度上涨。鉴于当前的经济形势比较复杂,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坚持稳健的基调,十分必要。
    当“ 金融稳定”高频率地出现在周小川的讲话和央行的相关报告里,已没有人怀疑今后的货币政策将密切关注金融稳定。人们关心的是,今年央行在此方面是否有实质性的大动作。
    过去中国对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置并不是很多,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增加,出问题的金融机构会相应增多。随着问题金融机构处置速度的加快,央行资金运用的财政化倾向越来越突出,央行的再贷款逐渐演变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一个不正常渠道,这将带来央行不愿意看到的通胀压力。
    加快进行制度建设,推进存款保险制度、投资者赔偿机制、保险保障基金等的建立,减少央行用于金融稳定的再贷款,将是央行今年在金融稳定方面的主要“看点”。
    与此同时,尽管房地产业中长期需求潜力巨大,但短期的结构性失衡已引起央行的高度警惕。因此,在关注煤电油运以及钢铁等行业投资是否反弹的同时,央行将更多地关注房地产业的发展动向,以防止其短期产生的泡沫给金融稳定带来的不良影响。
     今后货币政策的操作将更多地通过金融市场,特别是货币市场来进行。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的关系已越来越密切。央行已明确提出,要通过金融产品的创新,大力发展金融市场。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央行正考虑除了允许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以外,让银行像证券公司一样发行普通的金融债券。总之应通过大力发展金融市场,为央行货币政策提供功能强大的操作平台,切实提高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4/9791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