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人民币所面临的升值压力有所减缓。人民币升值压力的缓解,一方面有助于对外减轻经济摩擦,进一步发展国际经济合作,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对内释放货币政策空间,增加宏观调控的灵活性。
此前,人民币所面临的最直接的升值压力是来自于国际上的外部政治压力,首当其冲的是以美日两国政府为代表的外国政府和利益集团的压力。当时,日本财务大臣盐川正十郎以及美国财政部长斯诺曾经在西方七国集团央行行长和财政部长会议上多次表态,要求中国调高人民币汇率。但是今年以来,美日两国政府关于人民币汇率的声音明显减弱。其原因主要是,美日两国政府要求人民币升值的主张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和认可,欧盟和东南亚国家并不支持美日两国强行施压的态度。特别是2003年下半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全球性通货紧缩的局面得到了改观,美日两国经济都出现了较好的增长势头,经济的复苏使美日两国的就业状况都有所好转,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外部的政治压力。以前充当要求人民币升值急先锋的日本政府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很少在重要的国际场合老调重弹。美国在多次施压不果后,也逐渐转变了立场,不再坚持要求人民币汇率水平上升,而是改为要求中国实行更加弹性的汇率政策,并试图通过双边贸易谈判来解决两国贸易的不平衡问题。在外部政治压力的缓解方面,国际外汇市场的行情变化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由于2004年以来,美元疲软的状况有所改变,美元对日元和欧元都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回升,使人民币相对于日元等其他外币来说,出现升值的趋势。这是因为,人民币实行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美元的回升将使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同步上升,客观上有助于减轻外部的政治压力。
在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中,内部的市场压力和政策压力也是不容忽视的。市场压力的表现就是在外汇市场上外汇供大于求,具体又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市场上普遍存在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家外汇储备的增加。虽然目前人民币升值的市场压力仍然存在,但是与去年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缓和。人民币升值市场压力的根源是中国国际收支的双盈余,即经常项目收支和资本项目收支长期以来一直都保持顺差状态。中国1998年外贸?舫隹谠??锏嚼?返母叩?34.7亿美元,尽管此后贸易顺差有所回落,但始终保持在250亿美元的规模。而进入2004年以来,由贸易顺差变成了贸易逆差。据统计,2004年前4个月,中国的贸易逆差额累计达到107.6亿美元,逆差持续的时间和数额之高,是1994年以来的第一次。2004年5月份以后,虽然又转为顺差,但是1─8月份的累计贸易收支仍然有小幅的逆差存在,逆差额为9.5亿美元。在资本项目收支方面,自1992年以来,中国出现了对外开放新局面,外商投资热情高涨,使得该年实际利用外资的规模首次超过100亿美元。此后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一直保持持续快速的上升势头,至2002年实际利用外资规模达到527.43亿美元。2004年由于世界经济进一步复苏,美日欧三极的经济都逐步好转,因此资本流入发达国家的速度将会逐步加速,尽管流入中国的国际资本仍然会保持相当的规模,但增速已经缓慢。另外,由于中国还没有实现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所以虽然现在有一些国际证券资本流入中国市场,但是都被控制在QFII的额度框架之内,规模非常有限。由此可见,中国贸易收支出现逆差或者顺差缩小的倾向以及资本流入增幅减缓的趋势,对于在中国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过剩局面的改善将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另外,本国货币的汇率反映了本币的对外价值,而本币的对外价值实际上还要受到本币的对内价值即购买力的制约。从理论上来讲,本币的对内贬值即本币发生通货膨胀,将会导致本币对外贬值。2004年1─8月,中国的消费物价指数(CPI)同比上升了4%,8月份单月的CPI上升率已经达到5.3%。由于本币通货膨胀率的上升会引起本币对外贬值的预期,从而也会减少在本国外汇市场上对人民币的需求。当然,在本币发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会产生本币加息的预期,如果中国央行调高人民币的利率,显然会成为人民币升值的新的市场压力。但是,由于美元已经加息在先,而且还有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即使人民币加息,只要美元和人民币的利差不扩大,就不会成为现实的市场压力。况且,现在人民币是否加息还不得而知,如果人民币不加息或者美元的加息力度超过人民币的加息力度,这将加大国际短期资本流入中国市场的机会成本,对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将会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而这种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
至于人民币升值的政策压力主要是指在人民币升值的市场压力之下,中国政府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而不得不在外汇市场进行干预,通过买进美元等外汇,卖出人民币的方式,使人民币汇率维持在既定的水平之内,而这种干预会导致增加人民币的货币供应量,进而增加通货膨胀的风险。比如,中国政府在外汇市场上购入100亿美元的外汇,将必然会增加827亿人民币的货币供应量。但是,由于中国目前的宏观调控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银行信贷资金规模的增长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增幅明显趋缓,基本上不存在转化为高通货膨胀的风险,因此政策压力处于可化解的范围之内。
人民币升值压力有所减缓 / ──时过境迁美日老调不再重弹 / ● 张祖国
日期:
04年09月4期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4/7962
Copyright© 中文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