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业绩浪催生市场行情
日期: 08年07月4期

  国际原油价格已连续3日下跌,并跌破130美元,美股道琼斯指数17日劲升207.38点,这些外围因素刺激A股18日戏剧性走强,沪深两市双双高开,随后两市高位震荡,权重股一度领涨。然而大盘冲高至2696.37后继续回落,并于午后跌破2700。此后,大盘在17日的收盘点位得到支撑,开始展开新一轮反攻,最终上证指数和深圳成指涨幅均超过3%,上涨个股数量接近1500家。从成交来看,上午两市成交仅仅400亿,而下午急剧放量,最终全天成交900亿,较17日有所放大。有机构展望后市认为,随著半年报的陆续披露,业绩浪的开展应可预期,加之,奥运即将来临,管理层维稳的声音不断,这将有利于市场的回稳。不过,短线大盘震荡盘整,上档压力沉重,能否突破上档压力,要看量能是否配合。在大盘走势仍未明朗前,操作方面,投资者应注意量能变化,把握大盘节奏。

 

  东方证券:

  业绩浪行情肯定有

 

  未来宏观调控政策可能趋于宽松,预计管理层将继续采取从紧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的组合,但可能在政策内部结构上做适度调整。近期行情走强的实质是前期权重股大幅下跌集中释放了风险,市场已进入超跌区域,由于政府对经济调控的态度可能转暖的预期,以及6月份物价指数再度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等正面信息的刺激。从而市场投资主线为超跌和低PE的权重股,以及对政策转暖敏感的银行、地产行业股票。建议投资者继续关注中报业绩浪,从目前公布的预告来看,上半年的业绩普遍好于预期,尤其权重行业的净利润保持高增长态势,大部分上市公司中期业绩仍维持较快增长。重点关注中报业绩突出而前期下跌幅度较大的板块,如银行、机械板块。

 

  国泰君安:

  最大机会是纠错性投资机会

 

  近期机构投资者普遍对后市持悲观态度,部分极度悲观的投资者认为经济硬著陆不可避免,本轮下跌的低点应在2000以下。关注的焦点在于宏观经济与企业盈利增速,悲观的投资者预期经济硬著陆和业绩负增长,但我们认为今年下半年宏观经济将继续下行,尽管在政策的支持下,下半年宏观步履艰难,但不会出现硬著陆,企业盈利也将保持正增长。只是,目前市场估值尚未充分反应投资者业绩低增长的预期,市场资金不断外流,下半年股市很难有反转机会,更多的是反弹的机会,低点或将低于预期。下半年最大的投资机会仍是纠错性投资机会,其含义有两层:一、纠市场的错:市场下跌幅度过大,严重背离或超前宏观的发展则存在反弹的机会。二、纠政策的错:宏观调控过紧导致经济出现硬著陆迹象,政策放松带来宏观面的缓和与市场反弹。

 

  海通证券:

  短期调整不改中期反弹趋势

 

  短期调整不会改变股指中期反弹趋势,原因在于:基本面上,以下因素会推动股指上扬:第一、尽管国际油价在屡创历史新高,但预期国际油价中期到顶,上冲150美元后冲高回落的可能性较大;第二、6月份CPI回落到7.1%,同时沿海出口经济难以乐观,中国经济硬著陆风险正在加大,这些信息使得宏观调控措施可能会有所放松;第三、奥运会一天天临近,政策利好值得期待;第四、上市公司中报正在陆续公布,其中大市值行业银行、地产等的中报业绩依然靓丽,利于刺激这些行业的个股上涨,从而对两市股指上涨有正面作用。技术面上,沪综指在2007年10月到达最高点6124点后展开调整以来,最大下跌幅度达到了58%,同时调整时间也已经接近180个交易日这个重要时间窗口,内在技术性反弹要求比较强烈。

 

  申银万国:

  三季度寻底,四季度反弹

 

  对于此次反弹高度应保持谨慎。三大因素将导致未来市场较大的下行风险:首先,紧缩放松的预期短期内将可能落空。放松资源的物价管制是一定要和紧缩手段配合使用,否则中游制造业迅速将成本的上升转嫁给下游,资源的提价将迅速反映到CPI中,比较合理的政策选择是维持甚至加剧紧缩。其次,第三季度制造业的增长下滑将比较明显。一方面有成本的提升,另一方面有紧缩,所以制造业将难以转嫁。第三,7-9月可能是次贷危机第二波。7-9月是美国企业的中报披露期,届时各大金融机构又将披露其计提的次贷坏账,规模目前还无法评估,这次次贷的敞口可能又会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不小的冲击。第四季度市场反弹的概率比较大。两个催化剂中只要有一个出现就能引发较大规模反弹:一是,新兴市场取消成品油补贴的效应显现出现,使得原油价格回落;二是,第四季度货币紧缩的放松。综合而言,第三季度仍是市场寻底的过程,可以挑选行业和股票,为第四季度较大规模的反弹做准备。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4/79615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