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激辩救市:中国股市监管新思维渐现
日期: 08年04月2期

  中国股市经历著一个特殊时刻。

  331日、41日,上证指数连续大跌累计251点,一度跌破3300点关口,众多分析人士众口一辞:预期的救市政策落空导致下跌。

  此前的328日,在救市传闻刺激下,上证指数暴涨168点,以基金重仓的金融股与大盘蓝筹股涨幅最为猛烈。

  金钱游戏是在情绪的第三维和梦想的第四维展开的,很多年前华尔街流行的描述投机力量的一句话,似乎正是目前中国股市最好的解释。但是,迟迟未予出炉的救市政策似乎更在传递著监管新思维的微妙信号——一直生存在打压与救赎式的A股市场要依靠自身寻找市场方向。

  博弈救市

  这是一张节奏紧密的日程表。

  328日,周五,在救市传闻刺激之下,上证指数暴涨168点。

  这一天收市后,约60家基金公司收到证监会发出的通知,通知要求他们在330日即周日上午来开会,内容为业务沟通。强烈的救市预期使得敏感的基金经理将此定义为监管层将宣布救市政策,以挽救A股日益低迷的市场信心与短期非理性暴跌。

  当时的会议主题并没有详说,但在市场救市预期日趋强烈的背景之下,自然给我们有了一些想像空间。一位基金经理说。

  不过,330日开会的议题却未如预期,救市政策一字未提。

  331日,周一,受救市政策落空影响,上证指数下跌107.44点,跌幅3%。上涨个股由上一交易日的1240馀家减少到115家左右。两市成交总额约为994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急剧缩减340亿元。

  41日,周二,股指再度大跌,上涨个股大幅缩减至25家,非STS类个股跌停总数多达近500家,日跌幅达到或超过9%的有820馀只,跌幅在8%或以上的更是高达近千只,出现恐慌杀跌蔓延迹象。

  由于救市政策落空,又因已近底部,众机构普遍按兵不动,藉散户的抛盘再次逼宫,并以此表示对政策落空的不满。一位基金经理表示。

  知情人士透露,证监会确实有意救市,但未获高层首肯。此前,亦有媒体报道,两会后证监会曾有意救市,但相关部委认为震荡实属正常,市场问题应由市场解决,不能寄全部希望于政策救市

  来自券商高层的信息则透露,印花税调整方案早已获得通过,将双边徵收改为单边徵收,但现在是寻找一个时间窗口。

  43日,周四,股市先抑后扬,报收于3446.24点,较前一交易日上涨98.26点。但交投清淡,两市共成交998亿元。

  后市看多还是看空在投资者忐忑的心中反覆。

  市场力量

  而这,恰是市场的诱人所在。

  年初,机构们预测,基金在2008年市场中会提供至少30%盈利,但现在基金平均的跌幅达20%,如果实现年初的30%,基金需要上涨多少才可能到达?华安基金王国卫反问,关键还是看基金的运作,但是整个市场达到这个预期很难。

  国金证券研究部数据显示:一季度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净值平均下跌22.58%,混合型开放式基金净值平均下跌20.81%,二类基金加权平均下跌21.98%20%的净值缩水幅度已经触动部分基金投资者的神经,挑战其容忍限度

  现在主要是市场的资金面出现不平衡,中国人寿的一位人士说。

  在不平衡中,4000350033003000点,分析师们不断调整著市场预期。

  与此同时,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越来越无法预期。

  在2007年下半年,中国GDP增幅就开始下滑,第二季度GDP增幅为11.9%,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分别为11.5%11.2%2008年初,多数宏观专家预期2008GDP增幅在10%-11%之间,现在,由于美国次级债危机、中国春节期间雪灾、以及外资企业迁移等诸多不利因素,宏观分析专家又开始下调自己预期。

  在一些资本市场专家看来,中国经济下滑的风险在加大,而股市缩水更是加剧叠加了这种风险,所以,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认为,股市已经处于不平衡状态,如果股市连续下跌,不仅会危及到股市投资者的利益,还可能危及到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认为,上证指数涨到6000多点就是是非理性的,现在有这样的调整也是很正常的,价值回归很自然。

  一家基金公司总经理也表示,目前中国经济的问题是股市问题根本,这不是靠救市能够解决的。君盛投资高层亦认为,市场有自己的规律,目前有些救市的说法是不合理,从全世界范围看,几百年以来股市的市盈率都维持在20倍到30倍之间。

  救与不救

  事实上,随著股市的大幅震荡下行,关于是否救市的争论也在3月底推向顶点。

  争论之时,上证指数于26日一度跌至3283.64点,与20071016日的6124.04点历史高点更是相差2841.40点。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下的中国,不足半年时间股市下跌幅度高达46.38%。与此同时,受次贷危机爆发而陷入衰退当中的美国纳斯达克股市,同期的跌幅仅为17.5%

  鲜明的反差,令投资者与专家学者将此轮暴跌的矛头对准了巨额再融资、大规模的大小非解禁与此前突然调高的印花税。

  救市之说起始于今年1月底股指一路跌破4500点之时,一些专家学者开始在媒体发表评论。春节之后,224日,经济学家韩志国在其博客上发表题为《救市必须对症下药》一文,并被各大网站甚至媒体转载。

  有关于救市的声音也随之日渐强烈,在美联储参与救市美国次贷危机之后,一些专家学者更是呼吁监管层应该救市:叫停巨额再融资、限制大小非解禁,并调减印花税。

  争辩在3月底推向顶点。

  331日,《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发文《何必讳言不救市》指出:股市不应救,不能救,亦不必救。并指出,政府既无法定职责、亦无认知水平来调控作为价格信号的股指,与千万投资者博弈无异于螳臂挡车。

  42日,经济学家刘纪鹏通过博客文章《财经杂志:悠著点》对此文进行了全面批驳:无论从调回印花税到去年530的水平,还是把去年以来制定的通过加速扩容、抑制过快上涨的政策调整为放慢扩容的规模和速度,以让暴跌的股市休养生息,这要么叫审时度势,要么叫纠偏,绝谈不上救市。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也表示,A股市场本身就是一个政策市,在政策市还没有解除的时候,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牛也萧何、熊也萧何。所以,股市可以一路冲到6000点。回落一旦跌破20%,市场的情绪踏板就会踏翻,就会发生情绪性的逆转,就会决定这个市场的方向。如果没有看到中国股市的特殊性,以为政府不干预就不是政策市,那就大错特错。

  监管新思维

  面对种种呼声,监管层表现出了区别于以往的岿然不动

  众多金融界人士认为,中国股市是典型的政策市。过去这些年,正是因为政府对股市运作的干预,中国股市走进了政府宣布救市——指数高涨、泡沫膨胀、风险积聚——泡沫挤压、指数下跌——机构呼吁救市——政府宣布救市的怪圈。

  一个问题是,中国股市是否永远作为政策市而运作?因为股市以往的政策市特徵,一旦遇到股市下跌政府就应该救市,就不应该令股市的运作更加市场化?

  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认为,如果政府再去救市的话,就进一步证明中国的股市是政策市而非奖惩机制很明确合理的市场。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要想让中国股市成为奖惩机制明确合理的市场,在否定救市方案的基础上应该更进一步:那就是终结政策市,真正让股市按照市场规律去运作,政府不再被指数的变化所左右。

  这种说法似乎正在被监管层所接受。一位资深的金融专家分析,目前的监管层可能会进一步推进股市的市场化运作,即政策出台不会以救市或打压股市为目的,有利于市场整体发展的政策只要时机成熟都会陆续推出,并减少乃至终结政府对股市的不合理干预,从而终结政策市。

  只要政策能明确,现在救不救都已经无关紧要,股指已经深调够了,自然会涨,最重要的政策出台有一个预期,而不像以前那样总是有那么多不确定性和突然袭击。一位券商人士说。

  新闻附件  救市事件簿

 三大政策救市

  1994730日,中国证监会宣布三项救市措施:年内暂停新股发行与上市;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规模;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范围。

  背景:这次救市是在低迷行情持续1年半之后,市场信心处于极度涣散的状态下,管理层在市场的重压之下突然出台了三大利好,将市场从危险的边缘拉了回来。

  市场反应:出台后第一个交易日股指急速飙升33.2%,上证指数短短33个交易日从最低的325点上涨至1052点,涨幅为204.13%,成为中国证券史上股指上涨速度最快的一次;随后是长达1年多的下跌之旅,最终于1996119日见底512点。

  519行情

  1999519日,中国证监会召集全国券商讨论国务院有意发展证券市场的意见,管理层推出了改革股票发行体制、保险资金入市、逐步解决证券公司合法融资渠道等政策建议。

  其后在610日,央行宣布第7次降息;614日,证监会官员发表讲话指出股市上升是恢复性的;615日,《人民日报》再次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坚定信心,规范发展》重复股市是恢复性上涨,要求各方面要坚定信心,发展股市,珍惜股市的大好局面。

  背景:199959日发生了美军误炸中国大使馆事件,上证指数跳空下行逼近千点。

  市场反应:历史上有名的519行情展开,网络概念被市场暴炒,上证指数在30个交易日内上涨64%。其后2年时间里,上证指数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并于2001614日达到最高点2245.44点,随后便展开了长达4年的熊市之旅。

  暂停国有股减持

  2002623日,国有股减持暂停。

  背景:2001年开始,在国有股减持的触发之下,股市如同掉了线的风筝一样一头往下直坠。无论管理层对国有股的减持作出何种解释,市场仍然是无动于衷。在此种情况下,万般无奈的政策只能亮出最后底牌。

  市场反应:引发624井喷,不过次日即见顶回落,继续漫长的熊途。

  国九条出炉

  200422日,《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九条)出台。

  背景:20034月,非典流行,行情回落。

  市场反应:正处于反弹途中的股指越过2003年高点1650点继续上行,至200447日见顶,随后一路下跌至200566日,在K线图上铭刻出耳熟能详的998点。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4/69900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