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有时雷声大雨点小。日本泡沫经济从1991年4月开始崩溃至今,已整整13年。在这13年里,日本经济时好时坏,即使有复苏,也只是昙花一现。
早在1998年1月,当时桥本龙太郎内阁中的经济企画厅长官尾身幸次向日本国民保证:只要樱花盛开,日本经济就会复苏。但冬去春来,樱花盛开,日本经济却不见复苏。日本国民于是指责部长撒谎,然而部长却辩说:“我并没有说是‘今年’樱花盛开的时节啊!”
在东京,3月底到4月初是樱花盛开的时节。今年的樱花,盛开并且已雕零完尽,日本经济是否已开始复苏呢?
经济复苏的指针
现今,认为日本经济已开始复苏的理由有以下几种:
一、日本的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经营者(主要集中在大都市里),普遍认为业绩已开始好转。最近有一项调查显示,86%的制造业经营者和83%的非制造业经营者认为日本经济已正式开始复苏。
二、日本经济复苏以及实质经济成长率显著提高,主要是由设备投资增加(工厂设备和房物建设等),国民消费能力增加以及库存投资增加(制造业者预见经济将会好转而大量提高库存量)所造成的。这三个动力将有利日本经济复苏的持续和延长。
三、日本的失业率没有进一步的恶化。2004年2月日本的完全失业率维持在5%。这虽然是日本战后最高的数字,所幸的是最近这个数字并没有增大。同时,有开始下降的趋势。
顺便提及的是,日本政府准备在五年内,在服务行业里创造530万个就业机会,至今已创造出了300万个左右,仅余下200万个左右有待实施。就职机会的增加,可以证明日本经济有显著的好转。
然而,也有人认为日本经济复苏不能持续:
一、经济发展还不可乐观。最近日本广播局(NHK)的舆论显示,日本国民认为日本经济已复苏者和认为未复苏者的比例为56%对39%。也就是说不认为日本经济已复苏的人仍占四成。
二、地区差异大。一般来说,虽然关东、东阳、名古屋、近畿等地区的厂家倾向认为经济已经复苏,但是北海道、东北、九州以及冲绳岛等地的厂家普遍认为经济还没有达到复苏。
在东京、大阪、名古屋一代,制造业比较多,复苏的迹象比较明显;北海道、东北、九州等地的经济比较依赖公共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在政府大量削减公共设施建设的情况下,工地一片沉寂,经济复苏的迹象也就不明显。最近资料显示,日本经济复苏的状况,明显出现以下的区域差异:京叶临海部(东京和千叶临海一带)的钢铁、造船、石油化学工业以及京叶内陆地区的IT和机械工业的情况比较良好。
再者是像广岛地区那样,由于主力产业的汽车制造业在这两年以来,成功地投入以及生产高质量的新型汽车,因此,广岛一带的汽车关联产业的表现也比较良好。
不过,在奈良一带,由于地方产业(诸如编织物、靴子、制材等行业),遭受到海外廉价同类产品的冲击,又无法改变行业或生产高质量产品,因此,这一带的经济情况,萧条不振。
三、失业率没有明显降低。虽然日本政府尽力制造就业机会,日本的失业率还是属于战后最高的。日本的失业状况时有改善,不过始终反反复覆,没有大的好转。而且,根据统计,日本员工们的薪金,这些年都有下降的趋势。
刺激复苏的对策
那么,如何使日本经济复苏持续下去?
综合日本各工商会议所的看法,要使日本经济复苏持续下去,必须采取以下几种对策。
首先是发展公共事业,复苏经济。虽然小泉纯一郎首相执政三年左右的执政期间,为了削减国家开支和降低财政赤字,尽量限制发展公共事业,可是,最近的舆论显示,不少日本地方政府和企业组织还是期望日本走老路,利用大兴土木、发展公共事业来刺激经济的发展。
再者,充实和贯彻中小企业的对策。例如,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必须有担保或抵押,才能向银行或金融机构贷款。
因此,虽然贷款利息低,多数的中小企业根本无法得到贷款。基于此种原因,东京都政府最近自己创办银行,无需担保或抵押,向中小型企业经营者贷款,相信能解决他们的资金短缺问题。
接着是放宽规章制度的限制。在日本做生意,不时受到规章制度和繁文缛节的限制,束手束脚,非常不方便。因此,很多生意都搞不活、搞不起来。过去在日本,如果要买食盐、香烟、酒类等物品,都必须拥有这些商品出售特别许可的商店去购买。
其它像买邮票,也必须特别到邮政局去购买。学生们早晨上课时,邮局还没有开门,下午放学以后,邮局却已经关门,根本无法买到邮票。而现在,在很多连锁店或小商店里,都可以购买到邮票了。
为了把经济搞活,政府也就必须进一步放宽限制。
日本政局大混乱
日本政府要搞活经济,除了政府主导以外,也让企业、大学或个人普遍参与兴办企业活动,即培养新生事业。这些年来,产业和大学合作(产学协同),产业、官厅、学校合作(产官学协同)创办新型企业事例,普遍增加,日本经济有望可以搞活起来。
总的来说,已经13年萎靡不振的日本经济,如今已经正式开始复苏。同时,也有不少迹象显示日本经济复苏可以持续下去,然而,也不排除有些因素对日本经济有制约作用。比如说,现在为了国民年金的问题,日本政局又是一片大混乱。执政党的福田康夫干事长和反对党民主党的菅直人代表,由于一段时期没有缴纳年金,已被迫辞职。执政党方面已经马上任命新的干事长,但是民主党至5月中仍无法选出新的党首。因此,政局不安又会反过来影响经济政策的操作。这对经济复苏是有不良影响的。
况且,各项政治改革(比如邮政民营化)、体制构造改革以及国营企业的私营化等,都进展缓慢,没有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也就阻碍了经济复苏的进程以及限制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前些时候,由于在伊拉克被挟持的日本人质的问题,日本股市大跌。加上日元的大幅度增值,造成日本经济形势大为混乱,直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所幸目前人质问题已经顺利得到解决,股市逐渐趋于安定,日元也开始大幅度下跌,经济又重新呈现好转。
另外,日本对中国的大量出口,也刺激了日本经济的成长。对日本来说,“ 中国威胁论”已经开始转向“ 中国特需论”。开拓中国市场已经成为日本经济复苏和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关键。现在,中日关系是“政冷经热”(政治关系恶化、经济关系加紧),因此,如何打破政治僵局并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对日本经济的进一步复苏和持续发展,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