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三防”和“从紧”:2008年中国宏观调控主基调
日期: 07年12月1期

■ 张祖国

 

  还有不到1个月,2007年就要过去了,我们将迎来2008年。按照惯例,在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之际,中共中央都要召开经济工作会议,为来年的经济发展做出规划。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判断中国当前经济形势和新的一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也是每年级别最高的经济工作会议,所以一直备受关注。据有关媒体透露,初冬的北京,在西北郊的一家宾馆,从多个不同政府部门抽调的专家学者正在起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文件报告,目前文件报告的起草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将为2008年中国经济进行定调。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在中共中央十七大以后,新一届政府换届之际举行的,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重要性超出以往。这次会议将对2008年经济增长目标、经济工作任务和宏观经济调控做出战略性部署。在新的2008年里,中国经济发展将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特色,这是国内外经济界以及国内外金融市场人士希望了解的重要信息,很显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定出的基调将会解答这样的问题。从目前能够得到的消息中可以判断,2008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基调将以温家宝总理在新加坡的三防讲话为主。所谓三防是指防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物价全面上涨和防资产价格泡沫。此前,温家宝总理为出席东盟10+3会议而访问了新加坡,他在接受海内外媒体采访的时候,藉此机会对当前中国经济的若干重大问题做出了阐释。温家宝总理表示,2007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预计全年经济增长速度达11.5%,但要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增长转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在谈到中国股市和房市时,又表示要防止股市大起大落,防止房价过快上涨,总的来说要防止资产价格发生严重的泡沫。这是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前,中国领导人对于中国经济形势判断的最高层次的表态,因此可以理解为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的一次吹风

  在三防的主基调之下,可以预计2008年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将是偏紧的,政策风险因素正在增大,应引起高度关注。虽然财政政策可能仍然以稳健为主,但是货币政策将有可能从适度从紧转向从紧。其原因是,在2007年第四季度,中国政府对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形势评估已经发生了变化,认为实体经济运行有过快之嫌,具体表现为通货膨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在虚拟经济领域,资产泡沫正在不断膨胀,尤其是房价的过快上涨,已经影响到民生。所以面对比较严峻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形势,现在是考虑收紧而不是适度收紧的时候了。2007年的年初,宏观经济调控的主基调是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是从2007年中期以后,由于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开始逐渐地暴露出来,货币政策也逐渐地趋向于紧缩,央行已经五次调高利率,八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同时还发行特别国债回收流动性。尽管中国的货币政策已经逐渐适度从紧,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控制了经济偏快的势头,2007年第三季度多项经济指标在高位回稳,比如第三季度GDP增长11.5%,较第二季度增速回落了0.4个百分点;第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速较第二季度回落了0.2个百分点;第三季度投资增速较第二季度回落1.7个百分点;出口的增速也回落了2.8个百分点,但是效果仍然不能让人满意。在刚刚过去的10月份,投资增速大幅反弹至30%,CPI反弹至11年来最高水平6.5%,在资产价格和粮食价格推动下,中国经济结束了5年时间的低通胀,正在迈入高通胀时代。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夕,越来越多的中国政府的智囊们正在严厉警示经济增长偏快以及资产泡沫膨胀及破裂的风险,并要求采取及时迅速的调控措施。比如,在日前举行的中外跨国公司CEO圆桌论坛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表示,如果流动性过剩的状况持续下去,中国经济可能由偏快走向过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很多经济专家认为,2008年中国政府将继续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支持结构调整,优化财政支出;同时,针对流动性过剩,将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而不是适度从紧。已经有迹象表明,货币政策的从紧已经开始布局,中国的银行业监管部门已要求明年进一步紧缩信贷,信贷增长目标初步定为13%,该目标比2007年15%的目标降低了2个百分点。此前,央行在《货币政策报告》中指出,当前流动性形势依然严峻,有必要继续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搭配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等工具,同时逐步发挥特别国债的对冲作用,加大对冲力度。这意味著央行会将手中的6000亿元特别国债逐步卖出,同时可能继续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并继续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适当情况下也可能进一步加息。

  中国政府曾经规划了2007年经济增长8%、物价增长3%和信贷增长15%的经济发展目标,而实际情况是这些指标都超出了当时的预期。有些人认为这说明当时确定的目标不合时宜,但中国政府依然认为,经济目标没有错,主要问题在于现实的信贷和投资扩张速度不合理,因此要通过从紧的货币政策来控制信贷增长和投资反弹。不仅是货币政策要从紧,如果经济手段的调控力度不够,行政手段的调控也可能会强力介入。2007年11月21日晚间,国务院发出通知,各类投资项目必须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分级审批的规定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规划区内的项目选址和布局必须符合城乡规划;必须按照规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分析人士认为,这份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下发的通知,显示了与2007年以来市场化调控不一样的重大变化,即行政手段开始强力介入宏观调控。这个通知的特点是实施了产业和市场准入原则,是一种有别于市场调控的行政监督措施,属于比较严厉的调控方法。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在某些场合下,适当的行政干预有时也是必要的。这一次国务院对新开工项目发文调控,虽然比较少见,但调控的目的比较明确,就是防止2008年地方政府换届后的投资冲动。在中国如果行政和法律手段介入宏观调控,往往说明经济形势比较严峻,可以预计对于未来的投资审批将会进一步收紧,2008年一系列宏观紧缩措施会继续出台,紧缩力度会更大。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4/58707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