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浩 运
上一周的中国股市上演了一场过山车般的大起大落,周一(11月26日)至周三(11月28日)大盘探底至4800一线,并且向下突破了被称之为牛熊分界线的半年移动平均线。周四(11月29日)上证指数大涨199.94点,涨幅达到4.16%,一举收复5000点和半年移动平均线。但是好景不长,周五(11月30日)上证指数再次大跌131.56点,跌幅为2.74%。所以,经过周四(11月29日)和周五(11月30日)两个交易日的大起大落之后,上证指数累计仅上涨1.42%,整个交易周依然下跌3.19%,而且大盘依然回落到了5000点和半年移动平均线的下方。由此可见,自10月下旬开始的调整,依然还处于寻底的过程之中。
在周四(11月29日)上证指数大涨4.16%以后,有一些投资者似乎增强了对后市的信心,可是第二天的大跌将短暂变好的情绪一下子又搞坏了。事实也确实如此,现在看来周四(11月29日)的大涨只不过是中国股市随周边股市大流的一次报复性反弹,而非本身市场由弱转强,出现反转。从10月17日至今,上证指数下跌超过了20%,一些高抛低吸的短线投资者损失严重。股票一跌,资产缩水,投资者情绪自然变坏,市场上的怨声也开始响起,很多人对大盘跌破半年移动平均线特别在意,认为现在的股市“是披著牛皮的熊”,在一些投资者之间还开始了所谓的牛市是否已经转为熊市的争论。但是,在大盘仅调整了20%的情况下,仅凭半年移动平均线被跌穿就断言市场已经发生了牛熊转换,应该说是缺乏说服力的。就现在的形势而言,去争论牛市是否已经转为熊市还为时尚早。
因为,从经济基本面来看,宏观经济形势虽然有一些过热的苗头,但依然比较健康。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企业利润表现依然比较良好,人民币继续保持升值势头,市场流动性依然很充沛,决定牛市的根本性因素依然没有改变。如果我们相信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长期牛熊的更替是由宏观经济基本面决定的,那么就无法得出目前市场已经发生了牛熊转换的结论。所以,目前的调整并没有改变牛市的格局,反而在经过这种比较充分的调整以后,对未来市场的发展将会更加有利。我们可以看到,经过本轮相对深幅的调整,有很多股票的价格已经跌去了1/3,个别的跌去了1/2,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大大降低,股市中的泡沫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挤压。俗话说风险是涨出来的,机会是跌出来的,尽管还不能断言大量股票的股价已经调整到地板价的水平,但可以说离地板价已经不远了。由于年末效应的关系,虽然我们还不能指望调整很快就结束,在年底的市场里,宽幅震荡仍将继续,但是展望明年,大盘重拾升势是完全有希望的。